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心

部外 11

總筆畫 15

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81C

上下結構

12455213134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fpbn

jkp

edmw

部首 心 部外 11總筆劃 15

擴展B 2281C筆順 124552131344544

𢠜 基本解釋

● 𢠜


  1. 同「悖」。
【漢典】
【卯集上】【心】 悖·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𢠜」字頭,请參考「悖」字。)
【卯集上】【心】 悖·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𠀤音孛。【說文】亂也。【玉篇】逆也。【周語】是以事行而不悖。【註】步沒切。

又盛貌。【左傳·莊十一年】其興也悖焉。【註】悖,盛貌。一作勃。

又姓。

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蒲昧切,音佩。【詩·大雅】覆俾我悖。【註】蒲對反。

又【集韻】【韻會】𠀤補昧切,音背。義同。

又【玉篇】【集韻】【韻會】𠀤必每切。【博雅】强也。 本作誖,从言。或从心作悖。或从口作哱。籀从二或,作𢨋,上下反覆,皆相惑,故爲誖也。梁王以佛有悖音,改悖爲背。嗣後該讀入聲者,多讀去聲矣。 【集韻】悖,亦作𢟥。

【漢典】
【】【】

↳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𢠜」字頭,请參考「悖」字:)
【】【】
《說文解字注》
誖或从心。
【漢典】

𢠜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憼
    2. 㦣
    3. 心
    4. 懇
    5. 㥁
    6. 怣
    7. 志
    8. 慮
    9. 惑
    10. 憊
    11. 惒
    12. 惹
同筆畫
    1. 潻
    2. 慿
    3. 韑
    4. 鴍
    5. 賥
    6. 嶙
    7. 㾾
    8. 㵚
    9. 豬
    10. 鋲
    11. 誻
    12. 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