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彳

部外 8

總筆畫 11

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51C

左中右結構

3322354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thte

holoh

oimp

部首 彳 部外 8總筆劃 11

擴展B 2251C筆順 3322354333

𢔜 基本解釋

● 𢔜


  1. 同「修」。
【漢典】
【備考·寅集】【彳】 𢔜·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𢔜 《康熙字典》

【備考·寅集】【彳】 𢔜·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川篇】同修。

【漢典】
【卷九】【彡】

↳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𢔜」字頭,请參考「修」字:)
【卷九】【彡】
《說文解字》

飾也。从彡攸聲。息流切

《說文解字注》

(修)飾也。巾部曰:飾者,㕞也。又部曰:㕞者,飾也。二篆爲轉注。飾卽今之拭字,拂拭之則發其光采,故引伸爲文飾。女部曰:妝者,飾也。用飾引伸之義。此云修飾也者,合本義引伸義而兼舉之。不去其塵垢,不可謂之修。不加以縟采,不可謂之修。修之从彡者,洒㕞之也。藻繪之也。修者,治也。引伸爲凡治之偁。匡衡曰:治性之道,必審己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从彡攸聲。息流切,三部。經典多假肉部之脩。

【漢典】

𢔜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徚
    2. 彾
    3. 㣪
    4. 徦
    5. 鿈
    6. 㣡
    7. 徆
    8. 徟
    9. 徰
    10. 徝
    11. 德
    12. 彽
同筆畫
    1. 殍
    2. 粝
    3. 脣
    4. 䀂
    5. 桬
    6. 衑
    7. 略
    8. 䋔
    9. 㦷
    10. 悉
    11. 婬
    12. 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