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广

部外 3

總筆畫 6

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1DD

左上包圍結構

413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yxi

ivi

tgzz

部首 广 部外 3總筆劃 6

擴展B 221DD筆順 413554

𢇝 基本解釋

● 𢇝


  1. 同「底」。
【漢典】
【寅集下】【广】 𢇝·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𢇝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广】 𢇝·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海篇】同底。

【漢典】
【卷九】【广】

↳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𢇝」字頭,请參考「底」字:)
【卷九】【广】
《說文解字》

山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聲。都礼切

《說文解字注》

(底)山凥也。凥各本譌作居。今正。山當作止,字之誤也。字从广故曰止凥。玉篇曰:底,止也,下也。廣韵曰:底,下也,止也。皆本說文。釋詁曰:底,止也。又曰:底,止,徯,待也。晉語,戾久將底。注曰:底,止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服注:底,止也。杜注:底,滞也。楚語: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滞。注曰:底,箸也。按底訓止,與厂部𠨿訓柔石,引伸之訓致也。至也迥别,俗書多亂之。小雅:伊于胡底。箋云:𠨿,至也。俗本多作胡底。一曰下也。下爲底,上爲葢,今俗語如是,與前一義相足。高唐賦曰:不見其底,虛聞松聲。列子,無底之谷。名曰:歸墟。从广氐聲。都禮切。十五部。按釋詁:替戾底,𠨿尼定曷遏止也。釋文及唐石經不誤。郭注:𠨿義見詩傳,謂靡所𠨿止,伊于胡𠨿。傳曰:𠨿,至也。郭又引國語,戾久將底,此爲底字作注也。釋文底音丁禮反,𠨿音之視反。今薺旨二韵區别亦如是。

【漢典】

𢇝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廫
    2. 㡶
    3. 庩
    4. 庑
    5. 廊
    6. 㢌
    7. 廳
    8. 庖
    9. 㢈
    10. 㢚
    11. 㡿
    12. 庚
同筆畫
    1. 㫐
    2. 轨
    3. 吏
    4. 㞌
    5. 㐾
    6. 㞨
    7. 伕
    8. 䇂
    9. 㐑
    10. 吔
    11. 匈
    12. 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