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小

部外 14

總筆畫 17

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1D4

上下結構

5545325114125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xlji

vsayf

zzjk

部首 小 部外 14總筆劃 17

擴展B 221D4筆順 55453251141251234

𢇔 基本解釋

● 𢇔


  1. 同「有」。
【漢典】
【備考·寅集】【小】 𢇔·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𢇔 《康熙字典》

【備考·寅集】【小】 𢇔·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字彙補】與有同,臞仙作。

【漢典】
【卷七】【有】

↳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𢇔」字頭,请參考「有」字:)
【卷七】【有】
《說文解字》

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云九切

《說文解字注》

(有)不宜有也。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偁,引伸遂爲凡有之偁。凡春秋書有者,皆有字之本義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日下之月,衍字也。此引經釋不宜有之恉,亦卽釋从月之意也。日不當見食也,而有食之者,孰食之,月食之也。月食之,故字从月。公羊傳注曰:不言月食之者,其形不可得而覩也,故疑言曰有食之。引孔子曰:多聞闕疑,愼言其餘,則寡尤。又聲。云九切。古音在一部。古多叚有爲又字。凡有之屬皆从有。

【漢典】

𢇔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幾
    2. 幼
    3. 㡭
    4. 幺
    5. 㡮
    6. 㡫
    7. 幻
    8. 幽
同筆畫
    1. 斣
    2. 嶽
    3. 擮
    4. 擘
    5. 氈
    6. 䗣
    7. 鄿
    8. 㼂
    9. 䗩
    10. 蟉
    11. 䑀
    12. 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