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éng

ㄔㄥˊ

部首 己

部外 9

總筆畫 12

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047

上下結構

521115345215

五筆

倉頡

鄭碼

bdic

noau

xkcy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部首 己 部外 9總筆劃 12

擴展B 22047筆順 521115345215

𢁇 基本解釋

● 𢁇


  1. 同「卺」。

● 𢁇

chéng ㄔㄥˊ


  1. 見於台灣人名。
【漢典】
【卷十四】【己】

↳巹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𢁇」字頭,请參考「巹」字:)
【卷十四】【己】
《說文解字》

謹身有所承也。从己、丞。讀若《詩》云“赤舄己己”。居隱切

《說文解字注》

(巹)謹身有所承也。承者,奉也,受也。按禮記借爲合𧯷字。𧯷見豆部。从己丞。會意。丞卽承也。讀若詩云赤舄几几。几几各本作己己。非韵。昏義釋文作几几,今據以正之。許讀同几。今居隱切。十五十三部之轉也。

【漢典】

𢁇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巹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巺
    2. 巵
    3. 巽
    4. 巶
    5. 巸
    6. 巼
    7. 巳
    8. 巷
    9. 巴
同筆畫
    1. 筁
    2. 嵜
    3. 䧛
    4. 棜
    5. 腒
    6. 琚
    7. 搁
    8. 媢
    9. 敪
    10. 椧
    11. 溄
    12. 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