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山

部外 12

總筆畫 15

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F2D

上下結構

25213412512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mdsw

ukro

lljr

部首 山 部外 12總筆劃 15

擴展B 21F2D筆順 252134125123534

𡼭 基本解釋

● 𡼭


  1. 同「崎」。
【漢典】
【寅集中】【山】 崎·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𡼭」字頭,请參考「崎」字。)
【寅集中】【山】 崎·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廣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敧。【說文】險也。本作𢼨。从危,攴聲。今文作崎。【玉篇】崎嶇,山路不平也。【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蕩,下蒙蘢而崎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義同。

又去綺切,音錡。巋崎,山貌。一曰不安貌。【王褒·洞簫賦】徒觀其傍山側兮,則嶇嶔巋崎。

又叶去何切,音苛。【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嚴嵾嵳。九嵕嶻嶭,南山峩峩。岩陁甗錡,嶊萎崛崎。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地名。上黨崎氏阪。

又渠希切,音祈。曲岸也。○按上黨陭氏本作陭,不必改从山。

又訓曲岸,與石部碕字音義𠀤同,重出,俱不可从。 【正字通】陭隑埼碕𠀤通。

【漢典】

𡼭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嵁
    2. 岄
    3. 屵
    4. 岆
    5. 峼
    6. 嵞
    7. 岟
    8. 嵺
    9. 嵿
    10. 嶰
    11. 峭
    12. 嵋
同筆畫
    1. 撆
    2. 䲵
    3. 㘤
    4. 憇
    5. 漦
    6. 撮
    7. 谴
    8. 䐵
    9. 翬
    10. 賩
    11. 糄
    12. 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