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宀

部外 5

總筆畫 8

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9E2

上中下結構

44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pawu

jmc

wdbo

部首 宀 部外 5總筆劃 8

擴展B 219E2筆順 44512134

𡧢 基本解釋

● 𡧢


  1. 同「肉」。
【漢典】
【未集下】【肉】 肉·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𡧢」字頭,请參考「肉」字。)
【未集下】【肉】 肉·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𠀤音衄。【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𠕎。【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又【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𤣥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又肉𠛬。【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𠛬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又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又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又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又【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又【釋名】肉,柔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又如授反。

又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又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𠀤而救反。

又【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又【韻會】【正韻】𠀤而由切,音柔。邊也。

又【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漢典】
【卷四】【肉】

↳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𡧢」字頭,请參考「肉」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胾肉。象形。凡肉之屬皆从肉。如六切

《說文解字注》

(肉)胾肉。下文曰: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說文之例,先人後物。何以先言肉也,曰以爲部首,不得不首言之也。生民之初,食鳥獸之肉,故肉字冣古。而製人體之字,用肉爲偏旁,是亦假借也。人曰肌,鳥獸曰肉,此其分別也。引伸爲爾雅肉好,樂記廉肉字。象形。如六切。三部。凡肉之屬皆从肉。

【漢典】

𡧢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宾
    2. 宓
    3. 寧
    4. 宍
    5. 㝭
    6. 宙
    7. 㝝
    8. 審
    9. 㝠
    10. 客
    11. 宸
    12. 㝲
同筆畫
    1. 沷
    2. 㑖
    3. 孤
    4. 祉
    5. 䄨
    6. 兔
    7. 㞹
    8. 亟
    9. 㤑
    10. 苷
    11. 帚
    12. 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