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女

部外 16

總筆畫 19

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909

左右結構

5312121243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vhim

vyhc

zmkg

部首 女 部外 16總筆劃 19

擴展B 21909筆順 5312121243132511134

𡤉 基本解釋

● 𡤉


  1. 同「顰」。
【漢典】
【戌集下】【頁】 顰·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5

↳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𡤉」字頭,请參考「顰」字。)
【戌集下】【頁】 顰·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5

【玉篇】【正韻】𠀤毗賓切,音貧。【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註】謂頻蹙之貌。

又通作矉。【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詩】蛾眉不可學,况乃效其矉。 亦作嚬。

 

【漢典】
【卷十一】【瀕】

↳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𡤉」字頭,请參考「顰」字:)
【卷十一】【瀕】
《說文解字》

涉水顰蹙。从頻卑聲。符眞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顰)涉水𩖓戚也。戚古音同蹴,迫也。各本作蹙,誤。顰戚,謂顰眉蹙頞也。許必言涉水者,爲其字之从瀕也。从𩕘。卑聲。符眞切。按从卑聲,則古音在十六部。易:頻復。本又作嚬。王弼、虞翻、侯累皆以頻蹙釋之。鄭作𤰞。陸云音同。按諸家作頻,省下𤰞。鄭作𤰞,省上頻。古字同音叚借,則鄭作𤰞爲是。諸家作頻,非。顰本在支韵,不在眞韵也。自各書省爲頻,又或作嚬,又莊子及通俗文叚矉爲顰,而古音不可復知,乃又改易音義云鄭作𨏞。幸晁氏以道古周易、呂氏伯恭古易音訓所據音義皆作卑,晁云:卑,古文也。今文作𨏞。攷古音者得此,眞一字千金矣。

【漢典】

𡤉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嬞
    2. 妊
    3. 㛱
    4. 婳
    5. 娯
    6. 㜞
    7. 嬁
    8. 㜕
    9. 嬄
    10. 妃
    11. 姶
    12. 姂
同筆畫
    1. 瀙
    2. 鵪
    3. 鯦
    4. 䉡
    5. 韟
    6. 關
    7. 蘂
    8. 獹
    9. 䨭
    10. 寴
    11. 䕭
    12. 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