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大

部外 5

總筆畫 8

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5FF

上下結構

1222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gkgd

tjk

eagd

部首 大 部外 5總筆劃 8

擴展B 215FF筆順 12221134

𡗿 基本解釋

● 𡗿


  1. 同「吴」。
【漢典】
【丑集下】【大】 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𡗿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 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集韻】吳古作𡗿。註詳口部四畫。

【漢典】
【卷十】【夨】

↳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𡗿」字頭,请參考「吳」字:)
【卷十】【夨】
《說文解字》

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从夨口。𡗾,古文如此。五乎切〖注〗徐鍇曰:“大言,故夨口以出聲。《詩》曰:不吳不揚。今寫《詩》者改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 〖注〗𡗿,亦古文吳。文四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吳)大言也。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乃妄人所增,今删正。檢韵會本正如是。周頌絲衣、魯頌、泮水皆曰不吳,傳箋背云吳,譁也。言部曰:譁者,讙也。然則大言卽謂譁也。孔沖遠詩正義作不娱,史記孝武本紀作不虞,皆叚借字。大言者,吳字之本義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方言曰:吳,大也。九章:齊吳榜以擊汏。王注:齊舉大櫂。从夨口。大言非正理也,故从夨口。五乎切。五部。何承天改吳作㕦,音胡化反,其繆甚矣。

(𡗾)古文如此。从口大。

【漢典】

𡗿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奆
    2. 奢
    3. 奔
    4. 夨
    5. 㚖
    6. 㚘
    7. 夾
    8. 奨
    9. 奞
    10. 大
    11. 奀
    12. 奐
同筆畫
    1. 沫
    2. 匼
    3. 來
    4. 邾
    5. 抳
    6. 弧
    7. 奍
    8. 㰟
    9. 牥
    10. 毞
    11. 岢
    12. 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