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土

部外 27

總筆畫 30

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518

上下結構

121252513521212525135225251352

五筆

鄭碼

fmnb

llxz

部首 土 部外 32總筆劃 35

擴展B 21518筆順 121252513521212525135225251352

𡔘 基本解釋

● 𡔘


  1. 同「麤」。見《異體字字典》。
【漢典】
【亥集下】【鹿】 麤·康熙筆画:33 ·部外筆画:22

↳麤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𡔘」字頭,请參考「麤」字。)
【亥集下】【鹿】 麤·康熙筆画:33 ·部外筆画:22

【唐韻】【正韻】倉胡切【集韻】【韻會】聰徂切,𠀤音粗。【說文】行超遠也。

又【字統】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慮人獸之害也,故从三鹿。

又【玉篇】不精也。【周禮·天官·內宰】比其小大,與其麤良,而賞罰之。【疏】布帛之等,縷小者則細良,縷大者則麤惡。

又【玉篇】大也。【禮·月令】其器高以麤。【註】麤猶大也。

又【玉篇】疏也。【禮·儒行】麤而翹之。

又不急爲也。【註】麤,猶疏也,微也。

又略也。【史記·陸賈傳】麤述存亡之徵。

又【顏師古·急就篇註】麤者,麻枲雜履之名也。南楚江淮之閒通謂之麤。【釋名】麤,措也。亦所以安措足也。

又麤糲。【左傳·哀十三年】梁則無矣,麤則有之。【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按《六書正譌》俗作麄觕,通用粗。《韻會小補》載《集韻》麤,或作𡔙。不知𡔙卽《說文》塵,與麤義別,合爲一,非。

【漢典】
【卷十】【麤】

↳麤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𡔘」字頭,请參考「麤」字:)
【卷十】【麤】
《說文解字》

行超遠也。从三鹿。凡麤之屬皆从麤。倉胡切

《說文解字注》

(麤)行超遠也。鹿善驚躍。故从三鹿。引伸之爲鹵莽之偁。篇、韵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義也。俗作麁。今人槩用粗。粗行而麤廢矣。粗音徂古切。从三鹿。三鹿齊跳、行超遠之意。字統云。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慮人獸之害也。故从三鹿。楊氏與許乖異如此。倉胡切。五部。凡麤之屬皆从麤。

【漢典】

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塡
    2. 堄
    3. 㙸
    4. 坫
    5. 塝
    6. 坺
    7. 垕
    8. 壘
    9. 塴
    10. 壠
    11. 墧
    12. 㙠
同筆畫
    1. 齾
    2. 䶫
    3. 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