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土

部外 12

總筆畫 15

𥨍 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423

左右結構

12133231251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fttt

ghoe

bokr

部首 土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1423筆順 121332312511354

𡐣 基本解釋

● 𡐣


  1. 同「𥨍」。
【漢典】
【丑集中】【土】 𡐣·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𡐣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𡐣·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字彙】同㙏,穴地以居。古作復。【詩·大雅】陶復是也。 亦作覆。

【漢典】
【卷七】【穴】

↳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𡐣」字頭,请參考「𥨍」字:)
【卷七】【穴】
《說文解字》

地室也。从穴復聲。《詩》曰:“陶𥨍陶穴。”芳福切

《說文解字注》

(𥨍)地室也。大雅正義引作覆於地也四字。按詩大雅陶復陶穴箋云。復者、復於土上。鑿地曰穴。皆如陶然。庾蔚之云。複謂地上累土爲之。穴則穿地也。鄭、庾之云與許云覆於地合。覆於地者、謂旁穿之。則地覆於上。穴則正穿之。上爲中𩅸。毛傳云。陶其土而復之。陶其壤而穴之。土謂堅者。堅則不患𡹔壓。故旁穿之。使上有覆。葢陶其土、旁穿之也。壤謂柔者。柔則恐𡹔。故正鑿之。陶其壤、謂正鑿之。直穴之中爲中𩅸也。鄭注月令云。中𩅸猶中室也。古者複穴。是以名室爲𩅸云。連複言之者、文勢使然也。毛之陶其土、陶其壤。葢讀陶爲掏。鄭則云皆如窯然。特此爲異耳。漢時陵墓築封土謂之復土。義與此復土小異。要亦上覆之言耳。从穴。復聲。芳福切。三部。詩曰。陶𥨍陶穴。按毛作復。三家詩有作𥨍者。如斯干毛革、韓?之比。釋名說中𩅸云古者寢穴、乃是𥨍穴之誤。語與月令注同。

【漢典】

𡐣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𥨍
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垉
    2. 坟
    3. 壁
    4. 壡
    5. 墮
    6. 坄
    7. 埬
    8. 墠
    9. 垿
    10. 㘲
    11. 塜
    12. 坽
同筆畫
    1. 聚
    2. 䤪
    3. 缪
    4. 箁
    5. 粷
    6. 㮿
    7. 滻
    8. 䞭
    9. 嗻
    10. 嶈
    11. 蔧
    12. 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