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囗

部外 6

總筆畫 9

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1D5

全包圍結構

253513541

五筆

倉頡

鄭碼

lwgq

wcmn

jdar

部首 囗 部外 6總筆劃 9

擴展B 211D5筆順 253513541

𡇕 基本解釋

● 𡇕


  1. 同「国」。
【漢典】
【丑集上】【囗】 𡇕·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𡇕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 𡇕·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字彙】古文國字。《崔亭伯樽銘》云萬𡇕咸懽。○按《正字通》云樽銘本作圀,𡇕乃圀字之訛也。

【漢典】
【卷六】【囗】

↳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𡇕」字頭,请參考「國」字:)
【卷六】【囗】
《說文解字》

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

《說文解字注》

(國)邦也。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漢典】

𡇕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圙
    2. 圅
    3. 圑
    4. 圐
    5. 園
    6. 圏
    7. 囥
    8. 圄
    9. 囧
    10. 圈
    11. 回
    12. 圚
同筆畫
    1. 紉
    2. 待
    3. 胉
    4. 㖈
    5. 祙
    6. 虺
    7. 㤺
    8. 蚤
    9. 咡
    10. 胇
    11. 昳
    12. 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