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1

總筆畫 14

喦 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F27

上下結構

2512512511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kkkb

rrru

jjbz

部首 口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0F27筆順 25125125111252

𠼧 基本解釋

● 𠼧


  1. 同「岩」。
【漢典】
【丑集上】【口】 喦·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𠼧」字頭,请參考「喦」字。)
【丑集上】【口】 喦·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𠀤音聶。【說文】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次于喦北。◎按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三傳俱作聶,說文作喦,或古本喦聶通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𠀤音顳。義同。【集韻】本作讘。或作囁。

又【玉篇】曳喦,爭言也。

又【集韻】逆吸切,音岌。地名。春秋取宋師于喦。〇按春秋哀十三年,鄭取宋師于喦,無釋文。十二年左傳釋文,喦,五咸反,𠀤不音入聲,然集韻當必有據,平聲一音當入山部嵒字註。字彙云:喦與山部嵒字音巖者不同。正韻引古文尚書,用顧畏于民喦,孔氏書作碞,音巖,與山部嵒字混,非。

【漢典】
【卷九】【山】

↳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𠼧」字頭,请參考「喦」字:)
【卷九】【山】
《說文解字》

山巖也。从山品。讀若吟。五咸切〖注〗臣鉉等曰:从品,象巖厓連屬之形。

(喦 niè)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曰:“次于喦北。”讀與聶同。尼輒切

《說文解字注》

(喦)多言也。此與言部讘音義皆同。从品相連。會意。春秋傳曰。次于喦北。僖元年左傳文。今左作聶。聶北、郉地。杜氏說。讀與聶同。音同也。尼輒切。七部。

【漢典】

𠼧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喦
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噖
    2. 噗
    3. 㘈
    4. 咟
    5. 吾
    6. 㗤
    7. 噘
    8. 喊
    9. 咚
    10. 喫
    11. 黾
    12. 嗻
同筆畫
    1. 漇
    2. 镁
    3. 䔕
    4. 㥹
    5. 曅
    6. 䝵
    7. 誌
    8. 蜧
    9. 畻
    10. 適
    11. 漏
    12. 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