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1

總筆畫 14

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EE9

左右結構

2514453534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kpwq

rjco

jwvr

部首 口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0EE9筆順 25144535341534

𠻩 基本解釋

● 𠻩


  1. 同「誂」。
【漢典】
【丑集上】【口】 𠻩·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𠻩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𠻩·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集韻】徒了切,音窕。與誂同。詳言部誂字註。

【漢典】
【卷三】【言】

↳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𠻩」字頭,请參考「誂」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相呼誘也。从言兆聲。徒了切

《說文解字注》

(誂)相𧦝誘也。戰國策。楚人有㒳妻。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史記吳王濞傳。使中大夫應高誂膠西王。按後人多用挑字。从言。兆聲。徒了切。二部。

【漢典】

𠻩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咈
    2. 囎
    3. 唐
    4. 㕷
    5. 唛
    6. 噉
    7. 吷
    8. 㘇
    9. 嗯
    10. 噝
    11. 嚘
    12. 啨
同筆畫
    1. 頚
    2. 寨
    3. 厬
    4. 牓
    5. 煾
    6. 鋋
    7. 賓
    8. 暥
    9. 锶
    10. 漧
    11. 㙤
    12. 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