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1

總筆畫 14

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ED6

上下結構

2512512513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kkkg

rrrm

jjjm

部首 口 部外 10總筆劃 13

擴展B 20ED6筆順 25125125131121

𠻖 基本解釋

● 𠻖


  1. 同「星」。
【漢典】
【丑集上】【口】 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𠻖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玉篇】古文星字。註詳日部五畫。【集韻】作𤯢。

【漢典】
【卷七】【晶】

↳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𠻖」字頭,请參考「曐」字:)
【卷七】【晶】
《說文解字》

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𠻖,古文星。星,曐或省。桑經切

《說文解字注》

(曐)萬物之精。上爲列星。管子云:凡物之精,此則爲生。下生五榖,上爲列星。流於天地之閒謂之鬼神,藏於胷中謂之聖人。星之言散也,引伸爲碎散之偁。从晶。从生聲。桑經切。十一部。一曰象形。从○。从三○故曰象形也。大徐○作囗,誤。古○復注中,故與日同。古文从三○,而或復丨其中,則與晶相似矣。依此說則當入生部,解云从生,象形。

(𠻖)古文。所謂象形从○。

(星)或省。春秋說題辭云:星之爲言精也,陽之榮也。陽精爲日,日分爲星,故其字日生爲星。依此則又當入日部。

【漢典】

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星」乙6386反合11506反 「星」麓伯星父簋西周 「星」九.56.79 「星」睡.日乙41 「星」說文古文 「星」華山廟碑 「𠻖」
「星」乙6672合11498 「星」帛乙1.21 「星」說文‧晶部 「星」鮮于璜碑
「星」前7.26.3合11501 「星」說文或體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吔
    2. 叻
    3. 员
    4. 囒
    5. 呑
    6. 咅
    7. 嚒
    8. 嚴
    9. 㗹
    10. 嗝
    11. 咔
    12. 嚆
同筆畫
    1. 䠷
    2. 夢
    3. 歱
    4. 嫌
    5. 煤
    6. 裭
    7. 禎
    8. 鉁
    9. 㗯
    10. 椷
    11. 䅛
    12. 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