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口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E48

上下結構

251251251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kkjf

rrwg

jjkb

部首 口 部外 10總筆劃 13

擴展B 20E48筆順 2512512511211

𠹈 基本解釋

● 𠹈

nuó ㄋㄨㄛˊ


  1. 同「儺」。
【漢典】
【丑集上】【口】 𠹈·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𠹈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𠹈·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諾何切【集韻】囊何切,𠀤音那。【玉篇】除疫也。與儺同。【集韻】本作難,卻凶惡也。

又【集韻】乃旦切,難去聲。義同。

【漢典】
【卷八】【人】

↳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𠹈」字頭,请參考「儺」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行人節也。从人難聲。《詩》曰:“佩玉之儺。”諾何切

《說文解字注》

(儺)行有節也。衞風竹竿曰:佩玉之儺。傳曰:儺,行有節度。按此字之本義也。其𢿛疫字本作難,自假儺爲𢿛疫字,而儺之本義廢矣。其曹風之猗儺,則說文之旖施也。从人難聲。諾何切。古本音葢在十四部。詩曰:佩玉之儺。

【漢典】

𠹈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唇
    2. 㘂
    3. 唘
    4. 唞
    5. 喝
    6. 嗱
    7. 㖞
    8. 嗐
    9. 呕
    10. 唿
    11. 哗
    12. 嗪
同筆畫
    1. 閙
    2. 䍝
    3. 䁄
    4. 彀
    5. 嶅
    6. 鼓
    7. 韵
    8. 龃
    9. 㺌
    10. 㷘
    11. 馲
    12. 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