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āng

sàng

ㄙㄤ

ㄙㄤˋ

部首 口

部外 9

總筆畫 12

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DEB

上下結構

1225125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fkke

jrrv

edjr

拼音 sāng sàng

注音 ㄙㄤ ㄙㄤˋ

部首 口 部外 9總筆劃 12

擴展B 20DEB筆順 122512513534

𠷫 基本解釋

● 𠷫

sāng ㄙㄤ 又读 sàng ㄙㄤˋ


  1. 同「丧」。見於台灣人名。
【漢典】
【丑集上】【口】 喪·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𠷫」字頭,请參考「喪」字。)
【丑集上】【口】 喪·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古文〕𡂤𡴧𡂧𦦦𡚏【廣韻】【正韻】蘇浪切【集韻】【韻會】四浪切,𠀤桑去聲。【玉篇】亡也。

又【正韻】失位也。【論語】二三子何患於喪乎。【註】喪,失位也。【左傳·昭二十四年】昭公曰:喪人不佞。

又【廣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郎切,𠀤音桑。【正韻】持服曰喪。【禮·檀弓】故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又】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釋文】上喪字平聲,下喪字去聲。

又【廣韻】喪,器也,今謂之柩。【禮·曲禮】送喪不踰境。

又姓。【廣韻】楚大夫喪左。【說文】本作𠸶。【廣韻】亦作𠷔。

【漢典】
【卷二】【哭】

↳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𠷫」字頭,请參考「喪」字:)
【卷二】【哭】
《說文解字》

亾也。从哭从亾。會意。亾亦聲。息郎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喪)亡也。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凶禮謂之喪者,鄭禮經目錄云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从哭亡。亡亦聲。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郞切。十部。

【漢典】

𠷫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唵
    2. 㖿
    3. 叭
    4. 哄
    5. 嗋
    6. 唳
    7. 㖙
    8. 噻
    9. 㖫
    10. 味
    11. 咈
    12. 咔
同筆畫
    1. 愦
    2. 逿
    3. 絰
    4. 㗁
    5. 媕
    6. 訴
    7. 葀
    8. 鿃
    9. 编
    10. 㾕
    11. 猬
    12. 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