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又

部外 9

總筆畫 11

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B61

上下結構

33434345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twwc

hovhe

mozx

部首 又 部外 9總筆劃 11

擴展B 20B61筆順 33434345354

𠭡 基本解釋

● 𠭡


  1. 同「奏」。
【漢典】
【丑集下】【大】 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奏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𠭡」字頭,请參考「奏」字。)
【丑集下】【大】 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古文〕𡙹𡲯𡴨𢽥【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𠋫切,諏去聲。進也,薦也。【書·舜典】敷奏以言。【詩·小雅】以奏膚公。

又樂一更端曰奏,故九成謂之九奏。【周禮·春官】九奏乃終,謂之九成。【詩·小雅】樂具入奏。【禮·樂記】節奏合以成文。【註】節謂曲節,奏謂動作。【漢書】作族。【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

又𥳑類。【晉法】召王公以一尺奏,王公以下用一尺版。

又人臣言事章疏曰奏。【前漢·汲黯傳】上嘗坐武帳,黯前奏事。

又與腠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載體進奏。【註】奏,謂牲體皮膚之理也。

又與輳湊通。【前漢·成帝紀】帝帥羣臣,橫大河,奏汾隂。

又叶則古切,音珇。【詩·大雅】予曰有奔奏。叶下侮。 本作𡴝。【說文】从𠦎,从𠬞从屮。屮,上進之義。今通作奏。

【漢典】
【卷十】【夲】

↳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𠭡」字頭,请參考「奏」字:)
【卷十】【夲】
《說文解字》

奏進也。从𠦍从廾从屮。屮,上進之義。𡲯,古文。𢽥,亦古文。則候切〖注〗𡙹、𡴨,古文。

《說文解字注》

(奏)奏、此複舉字之未刪者。進也。六月傳曰:奏,爲也。其引申之義也。从夲从廾。竦手也。進之意。从屮。則侯切。四部。屮,上進之義。說𡹿、奏皆从屮之意。

(𡲱)古文。

(𢽥)亦古文。

【漢典】

𠭡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叒
    2. 叢
    3. 㕚
    4. 变
    5. 受
    6. 叟
    7. 叔
    8. 叛
    9. 㕛
    10. 叙
    11. 叜
    12. 叞
同筆畫
    1. 笼
    2. 貶
    3. 崖
    4. 深
    5. 蚺
    6. 堀
    7. 偎
    8. 傞
    9. 啧
    10. 䓫
    11. 販
    12. 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