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厂

部外 11

總筆畫 13

廉

統一碼

筆順

擴展B U+20A95

1224313512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gudo

mthc

akko

部首 厂 部外 11總筆劃 13

擴展B 20A95筆順 1224313512234

𠪕 基本解釋

● 𠪕


  1. 疑同「麗」。
【漢典】
【寅集下】【广】 廉·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𠪕」字頭,请參考「廉」字。)
【寅集下】【广】 廉·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古文〕磏槏𢋯𢉧【唐韻】力兼切【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𠀤音匳。【說文】仄也。【儀禮·鄕飮酒禮】設席於堂廉東上。【註】側邊曰廉。【前漢·賈誼傳】廉遠地則堂高。【註】廉,側隅也。

又【釋名】斂也,自檢斂也。

又【玉篇】淸也。【廣韻】儉也。【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註】旣斷以六事,又以廉爲本。【疏】廉者,潔不濫濁也。

又【玉篇】棱也。【書·臯陶謨】𥳑而廉。【傳】性𥳑大而有廉隅。【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察也。【後漢·魯恭傳】袁安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

又【通典】官制有廉訪使廉使。【正字通】今稱臬司。

又嚴利也。【禮·月令】其器廉以深。【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紾而搏廉。【註】廉,嚴利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廉縣。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廉州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

又姓。【史記·廉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又飛廉,漢宮名。【前漢·武帝紀】作長安飛廉館。【註】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漢典】
【卷九】【广】

↳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𠪕」字頭,请參考「廉」字:)
【卷九】【广】
《說文解字》

庂也。从广兼聲。力兼切

《說文解字注》

(廉)仄也。此與廣爲對文。謂偪仄也。廉之言斂也。堂之邊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邊皆如其高。賈子曰廉遠地則堂高、廉近地則堂卑是也。堂邊有隅有棱。故曰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伸之爲淸也、儉也、嚴利也。許以仄晐之。仄者、圻咢陖陗之謂。今之筭法謂邊曰廉。謂角曰隅。从广。兼聲。力兼切。七部。

【漢典】

𠪕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厥
    2. 㕅
    3. 厉
    4. 厗
    5. 厃
    6. 㕉
    7. 厲
    8. 厚
    9. 㕈
    10. 㕆
    11. 厏
    12. 厰
同筆畫
    1. 跳
    2. 鉫
    3. 琧
    4. 榈
    5. 稘
    6. 頉
    7. 暛
    8. 滂
    9. 僂
    10. 敭
    11. 幕
    12. 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