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人

部外 7

總筆畫 9

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257

左右結構

323122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wtdn

ojru

nmz

部首 人 部外 7總筆劃 9

擴展B 20257筆順 323122515

𠉗 基本解釋

● 𠉗


  1. 同「儺」。
【漢典】
【子集中】【人】 儺·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9

↳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𠉗」字頭,请參考「儺」字。)
【子集中】【人】 儺·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9

〔古文〕𩙎【唐韻】諾何切【集韻】囊何切【正韻】奴何切,𠀤音那。驅疫也。【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仲秋天子乃難,以達秋氣。季冬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註】難與儺通。【博物志】漢舊史,儺立桃人葦索滄耳虎等。【通雅】漸耳,滄耳也。

又儺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惡凶。詳見【後漢·禮儀志】。

又猗儺,柔順貌。【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又【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難。【註】盛貌。

又【集韻】乃可切,音娜。【詩·衞風】佩玉之儺。【註】儺,行有度也。【毛詩·古音考】猗儺,音阿那。

又與旎那娜𠀤通。【楚辭·九辯】紛旖𩲌乎都房。【宋玉·高唐賦】猗旎豐沛。【張衡·南都賦】阿那蓊茸。【𨻰思王·洛神賦】華容婀娜。音義𠀤同。

【漢典】
【卷八】【人】

↳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𠉗」字頭,请參考「儺」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行人節也。从人難聲。《詩》曰:“佩玉之儺。”諾何切

《說文解字注》

(儺)行有節也。衞風竹竿曰:佩玉之儺。傳曰:儺,行有節度。按此字之本義也。其𢿛疫字本作難,自假儺爲𢿛疫字,而儺之本義廢矣。其曹風之猗儺,則說文之旖施也。从人難聲。諾何切。古本音葢在十四部。詩曰:佩玉之儺。

【漢典】

𠉗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伙
    2. 佹
    3. 佑
    4. 價
    5. 㑮
    6. 儑
    7. 傋
    8. 僽
    9. 仯
    10. 㑧
    11. 侤
    12. 偣
同筆畫
    1. 㢀
    2. 宣
    3. 峛
    4. 枷
    5. 俕
    6. 荍
    7. 笀
    8. 俍
    9. 䏤
    10. 紈
    11. 祓
    12. 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