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ǎng

mǎo

ㄧㄤˇ

ㄇㄠˇ

部首 人

部外 5

總筆畫 7

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1E9

左右結構

3235352

五筆

倉頡

鄭碼

wqtb

ohll

nrmy

拼音 yǎng mǎo

注音 ㄧㄤˇ ㄇㄠˇ

部首 人 部外 5總筆劃 7

擴展B 201E9筆順 3235352

𠇩 基本解釋

● 𠇩

yǎng ㄧㄤˇ


  1. 羅振鋆輯《碑別字》:「𠇩,仰。」魏《路文助造象記》《五音集韻》:「𠇩,魚兩切。偃仰也。」《說文》:「舉也。」

● 𠇩

mǎo ㄇㄠˇ


  1. 見於台灣人名。
【漢典】
【子集中】【人】 仰·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𠇩」字頭,请參考「仰」字。)
【子集中】【人】 仰·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𠀤音𦯒。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𤰞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𠀤魚向切,音𨋕。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𠀤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漢典】
【卷八】【人】

↳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𠇩」字頭,请參考「仰」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舉也。从人从卬。魚兩切

《說文解字注》

(仰)舉也。與卬音同義近。古卬仰多互用。从人卬。此舉會意包形聲。魚㒳切。十部。

【漢典】

𠇩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傯
    2. 㑰
    3. 偳
    4. 假
    5. 借
    6. 傧
    7. 儤
    8. 俄
    9. 仅
    10. 像
    11. 㑎
    12. 㑓
同筆畫
    1. 㤂
    2. 呃
    3. 员
    4. 苂
    5. 坕
    6. 佊
    7. 诃
    8. 卣
    9. 觃
    10. 扮
    11. 㤊
    12. 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