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亠

部外 6

總筆畫 8

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14F

上中下結構

41251513

五筆

倉頡

鄭碼

yknt

yrsh

sjxm

部首 亠 部外 6總筆劃 8

擴展B 2014F筆順 41251513

𠅏 基本解釋

● 𠅏


  1. 同「克」。
【漢典】
【子集下】【儿】 克·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𠅏」字頭,请參考「克」字。)
【子集下】【儿】 克·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古文〕𠧳𡱀𠅔𠅡𠧻【廣韻】苦得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得切,𠀤音刻。【說文】肩也。【徐曰】肩,任也。任者,又負荷之名也。能勝此物謂之克也。【易·大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又【玉篇】勝也。【書·洪範】沉潛剛克高明柔克。

又【爾雅·釋言】克,能也。【書·康誥】克明峻德。

又【揚子·法言】勝己之私謂之克。【論語】克已復禮爲仁。

又【春秋·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公羊傳】克之者何,殺之也。

又【左傳·莊十一年】得儁曰克。

又忌刻。【韻會】勝心也。【左傳·僖九年】不忌不克。【集韻】通作剋。

【漢典】

𠅏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产
    2. 京
    3. 亱
    4. 亳
    5. 亪
    6. 率
    7. 亰
    8. 亴
    9. 离
    10. 亥
    11. 六
    12. 率
同筆畫
    1. 㝿
    2. 哎
    3. 性
    4. 怚
    5. 岣
    6. 㶨
    7. 孢
    8. 衪
    9. 杴
    10. 呞
    11. 㳎
    12. 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