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hóng

ㄏㄨㄥˊ

部首 黃

部外 5

總筆畫 17

繁體 黌

黌 𣍜 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EC9

上中下結構

4434512212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paw

fbtlc

vdko

90806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部首 黃 部外 5總筆劃 16

基本區 9EC9筆順 4434512212512134

標

黉 基本解釋

● 黌

(黌)

hóng ㄏㄨㄥˊ


  1. 古代稱學校:~門。~宇。~序。~宮。

英語 school

德語 Schule (veraltet)​ (Adj, Lit)

【漢典】

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黌

黌 hóng

名

(1) 古代的學校 [ancient school]

農事既畢,乃令弟子羣居,還就黌學。——《後漢書·仇覽傳》

(2) 又如:黌序(古代的學校。序:學校);黌門(學校);黌宮(學校);黌校(學校)

常用詞組


黌門黌門客黌宇
【漢典】
【亥集下】【黃】 黌·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3

↳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黉」字頭,请參考「黌」字。)
【亥集下】【黃】 黌·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3

【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𠀤音橫。【廣韻】學也。【後漢·儒林傳】順帝感翟酺之言,更修黌宇,凡所造搆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遊學增盛至三萬餘生。【蔡襄士伸知己賦】遠陶聖世,少齒鄕黌。○按史傳通作橫。互見木部橫字註。

又地名。【水經注】淶水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隱敎授之處也。徐廣云: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

【漢典】

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ŋ˧˥

粤语 hung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黉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黌
𣍜
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紭(hong2)
    2. 䆖(hong2)
    3. 妅(hong2)
    4. 沗(hong2)
    5. 䍔(hong2)
    6. 玜(hong2)
    7. 䡏(hong2)
    8. 紅(hong2)
    9. 吰(hong2)
    10. 洪(hong2)
    11. 闳(hong2)
    12. 弘(hong2)
同部首
    1. 䵏
    2. 䵎
    3. 䵐
    4. 黌
    5. 黄
    6. 黋
    7. 黅
    8. 䵋
    9. 䵍
    10. 黈
    11. 黇
    12. 䵌
同筆畫
    1. 樨
    2. 錉
    3. 薐
    4. 鴟
    5. 旙
    6. 諯
    7. 螶
    8. 虤
    9. 燃
    10. 橃
    11. 壉
    12. 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