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á shàng tiān háo
注音 ㄐㄧㄚˊ ㄕㄤˋ ㄊㄧㄢ ㄏㄠˊ
晉代畫家顧愷之畫裴楷像時,在頰上添上毫毛,觀者更覺生動活潑的故事。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顧愷之傳》。後來比喻文章一經點綴或潤飾,則更為生動傳神。如:「拙作荷承點飾,頰上添毫,倍增光彩。」
【解釋】頰:面頰;毫:毫毛。給人畫像時在臉上添上幾根毫毛。比喻文章經潤色後更加精采。
【出處】《晉書·顧愷之傳》:“嘗圖裴楷橡,頰上夾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
【載入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