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ùn

ㄩㄣˋ

部首 酉

部外 4

總筆畫 11

繁體 醖 醞

醞 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15D

左右結構

12535111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gfc

mwmmi

fdbz

11632

拼音 yùn

注音 ㄩㄣˋ

部首 酉 部外 4總筆劃 11

基本區 915D筆順 12535111154

次 標

酝 基本解釋

● 酝

(醞)

yùn ㄩㄣˋ


  1. 「醞」的簡化字。

英語 liquor, spirits, wine; ferment

【漢典】

酝 詳細解釋

見「醖」。

【漢典】
【酉集下】【酉】 醞·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醞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酝」字頭,请參考「醞」字。)
【酉集下】【酉】 醞·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𠀤音慍。【說文】釀也。【玉篇】釀酒也。【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淸。【註】九醞、十旬,皆以釀法名酒也。【王僧達·答顏延年詩】春醞時獻斟。

又【正韻】醞藉含蓄。【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註】師古曰:醞,言如醞釀也。【北史·崔瞻傳】自太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醞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攺。

又【集韻】通作溫。【詩·小雅】飮酒溫克。【箋】猶能醞藉自持以勝。【陸德明·音義】溫去聲。【禮·禮器】溫之至也。【註】爲溫藉,溫與醞通。

又【廣韻】於粉切【集韻】委隕切【韻會】【正韻】委粉切,𠀤音惲。義同。

【漢典】
【卷十四】【酉】

↳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酝」字頭,请參考「醞」字:)
【卷十四】【酉】
《說文解字》

釀也。从酉𥁕聲。於問切

《說文解字注》

(醞)釀也。引申爲醞藉。詩小宛箋、禮記禮噐注、漢書匡張孔馬傳贊皆曰醞藉。師古云:謂如醞釀及薦藉,道其寛博重厚也。今人多作蘊藉,失之遠矣。毛詩叚借溫字。从酉。𥁕聲。於問切。十三部。

【漢典】

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n˥˧

粤语 wan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酝 字源字形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醞
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愠(yun4)
    2. 運(yun4)
    3. 暈(yun4)
    4. 惲(yun4)
    5. 㒁(yun4)
    6. 㚺(yun4)
    7. 运(yun4)
    8. 韫(yun4)
    9. 員(yun4)
    10. 醞(yun4)
    11. 㟦(yun4)
    12. 孕(yun4)
同部首
    1. 酑
    2. 酚
    3. 醠
    4. 酓
    5. 酨
    6. 䤒
    7. 醄
    8. 醢
    9. 酘
    10. 醨
    11. 醺
    12. 醑
同筆畫
    1. 鄊
    2. 喐
    3. 圈
    4. 徟
    5. 祲
    6. 梩
    7. 紷
    8. 𠋦
    9. 聆
    10. 𠃼
    11. 淀
    12. 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