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ān

ㄉㄢ

部首 邑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簡體 郸

郸 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132

左右結構

2512512511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kjb

rjnl

jjey

67527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部首 邑 部外 12總筆劃 14

基本區 9132筆順 25125125111252

鄲 基本解釋

● 鄲

dān ㄉㄢˉ


  1. 見「鄲」。

英語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法語 (nom d'un district du Hebei)​

【漢典】

鄲 國語辭典

鄲ㄉㄢdān
  1. 參見「邯鄲 」條。

【漢典】
【酉集下】【邑】 鄲·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鄲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鄲·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𠀤音單。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又叶都年切,音顚。【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

【漢典】
【卷六】【邑】

鄲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邯鄲縣。从邑單聲。都寒切

《說文解字注》

(鄲)邯鄲也。依張晏古字本作單。後人加邑耳。从邑。單聲。都寒切。十四部。

【漢典】

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唐代读音 dɑn韩语罗马 TAN现代韩语 단

客家话 [海陆腔] dan1 [台湾四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宝安腔] dan1 [陆丰腔] dan1 [客英字典] dan1粤语 daan1

近代音 端母 寒山韻 平聲陰 丹小空;中古音 端母 寒韻 平聲 單小韻 都寒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寒部 ;王力系统:端母 元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鄲」 鄲孝子鼎戰國中期集成2574「鄲」 說文‧邑部「鄲」「郸」 「鄲」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JPN
KOR
異體字
郸
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聃(dan1)
    2. 儋(dan1)
    3. 𠕑(dan1)
    4. 殫(dan1)
    5. 𠁿(dan1)
    6. 甔(dan1)
    7. 酖(dan1)
    8. 簞(dan1)
    9. 頕(dan1)
    10. 单(dan1)
    11. 褝(dan1)
    12. 殚(dan1)
同部首
    1. 鄸
    2. 陀
    3. 鄀
    4. 陿
    5. 降
    6. 隊
    7. 䧠
    8. 陠
    9. 阼
    10. 隄
    11. 鄊
    12. 邽
同筆畫
    1. 踀
    2. 嘤
    3. 䤦
    4. 䔜
    5. 馿
    6. 凴
    7. 𠎔
    8. 綝
    9. 滴
    10. 颗
    11. 綞
    12. 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