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ō

ㄍㄨㄛ

部首 邑

部外 8

總筆畫 11

虢 墎 𨞥 𨟍 𨽏 𩫏 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0ED

左右结构

4125152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bbh

ydnl

sjyy

07427

拼音 guō

注音 ㄍㄨㄛ

部首 邑 部外 8總筆劃 10

統一碼 90ED筆順 4125152152

次 通 標

郭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郭

guō ㄍㄨㄛˉ

  1. 城外圍着城的牆:城~。“爺孃聞女來,出~相扶將”。
  2. 物體的外框或外殼。
  3. 姓。

英語 outer part (of a city); surname

德語 äußere Stadtmauer (S)​,Guo (Eig, Fam)

法語 rempart extérieur

© 漢典

郭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郭 guō

〈名〉

(1) (形聲。從邑,從“邑”,表示與城郭有關。本義: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

(2) 同本義。內城叫城,外城叫郭 [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郭,外城也。——《說文》

城外爲之郭。——《管子·度地》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樂府詩集·木蘭詩》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孟子·公孫丑下》

門閉,因逾郭而入。——《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3) 又如:郭圍(外城邊沿);郭術(城牆和道路);郭郛(外城)

(4) 泛指城市 [city]

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5)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6) 通“廓”。外部,外周 [outer frame or sheath]

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後漢書·董卓傳》

(7) 又如:輪郭(輪廓。物體的外周、邊框)

(8) 春秋國名 [Guo state]。在今山東省北部

(9) 皮 [skin]

津液充郭。——《素問·湯液醪醴論》

(10)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實、潤澤)

(11) 通“槨”( 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outer coffin]

病甚,臨卒,將無棺郭。——漢《楚相孫叔敖碑》

(12) 姓。如:郭申(後漢郭太、申屠蟠的並稱);郭汾陽(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被封爲汾陽王,世稱郭汾陽)

詞性變化


◎ 郭 guō

〈動〉

(1) 擴張;擴大 [expand]。如:郭胸(擴胸)

(2) 通“廓”( kuò)

(3) 開拓 [open up]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風俗通義·鼓》

(4) 空 [empety]

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靈樞·脹論》

© 漢典

郭 國語辭典

郭ㄍㄨㄛguō
名
  1. 城牆外再築的一道城牆。即外城。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三國演義·第二回》:「適督郵行部至縣,玄德出郭迎接。」

  2. 物體的外部。《宋書·卷七五·顏竣傳》:「元嘉中鑄四銖錢,輪郭形制,與五銖同。」通「廓」。

  3. 姓。如唐代有郭子儀。

© 漢典
【酉集下】【邑】 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郭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古文〕𨟍【唐韻】【正韻】古博切【集韻】【韻會】光鑊切,𠀤音椁。【廣韻】內城外郭。【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

又【正韻】國名。【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又姓。【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稱郭公,因爲氏。《春秋傳》:攻虢則虞救之。《公羊》作郭,《左》《穀》《孟子》作虢,異字轉音相近也。

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

© 漢典
【卷六】【邑】

郭 《说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齊之郭氏虚。善善不能進,惡惡不能退,是以亡國也。从邑𩫏聲。古博切

『說文解字注』

(郭)齊之郭氏虛。謂此篆乃齊郭氏虚之字也。郭本國名。虚墟古今字。郭國旣亡謂之郭氏虛。如左傳言少昊之虛、昆吾之虚、大曍之虚、祝融之虚也。郭氏虛在齊境內。善善不能進。惡惡不能退。是㠯亡國也。郭何以爲虚。職是故也。事見韓詩外傳。新序、風俗通皆同。亦有取此說春秋者。按莊二十四年經云。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曰。赤者何。曹無赤者。葢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榖梁傳曰。赤葢郭公也。何爲名也。禮、諸矦無外歸之義。外歸、非正也。左無傳。郭今以爲城?字。又以爲恢郭字。又左傳虢國字、公羊作郭。从邑。𩫖聲。古博切。五部。

© 漢典

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o˥ 唐代读音 *guɑk日语读音 KURUWA韩语罗马 KWAK现代韩语 곽越南语 quách

客家话 [海陆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gwok7 [宝安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东莞腔] kok7 [陆丰腔] gok7 [梅县腔] gwo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guog5粤语 gwok3潮州话 guag4(kuak) 〈姓〉guêh4(kueh)

近代音 見母 蕭豪韻 入聲作上聲 郭小空;中古音 見母 鐸韻 入聲 郭小韻 古博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鐸部 ;王力系统:見母 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郭」 郭大夫銅釜甑戰國晚期考古與文物94.4「郭」 說文‧邑部「郭」 睡.為8「郭」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虢
墎
𨞥
𨟍
𨽏
𩫏
𩫩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聒(guo1)
    2. 彍(guo1)
    3. 鈛(guo1)
    4. 鍋(guo1)
    5. 嘓(guo1)
    6. 过(guo1)
    7. 𠅪(guo1)
    8. 㗻(guo1)
    9. 濄(guo1)
    10. 涡(guo1)
    11. 锅(guo1)
    12. 咼(guo1)
同部首
    1. 隯
    2. 鄃
    3. 隍
    4. 陌
    5. 郟
    6. 䧩
    7. 陉
    8. 邷
    9. 陭
    10. 郚
    11. 隊
    12. 鄢
同筆畫
    1. 㝸
    2. 㫬
    3. 倔
    4. 険
    5. 祥
    6. 衷
    7. 舫
    8. 脀
    9. 烢
    10. 䇙
    11. 莰
    12. 涐
小學古詩詞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
初中古詩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李白 《送友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宋·文天祥 《南安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