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xuān
ㄒㄩㄢ
部首 言
部外 9
總筆畫 11
繁體 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16
4534431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efc|yegc
ivbme
spgx
32747
拼音 xuān
注音 ㄒㄩㄢ
部首 言 部外 9總筆劃 11
基本區 8C16筆順 45344311354
● 谖
(諼)
xuān ㄒㄩㄢˉ
英語 forget; lie, cheat, deceive
法語 tromper,oublier
見“諼”。
【唐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𠀤音暄。【說文】詐也。【廣韻】欺也。【公羊傳·文三年】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爲諼也。【前漢·息夫躬傳】虛造詐諼之策。
又【爾雅·釋訓】忘也。【詩·衞風】終不可諼兮。【大學】引《詩》作諠。
又草名。【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諼草,合歡,食之令人忘憂者。【釋文】諼,本又作萱。【說文】作藼。或作蕿。亦作諠。【謝惠連·西陵遇風詩】無萱將如何。【註】諠草,忘憂也。萱、喧通。
又【廣韻】况晚切【集韻】【韻會】火遠切【正韻】况遠切,𠀤暄上聲。義同。
詐也。从言爰聲。況袁切
(諼)詐也。公羊傳: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爲諼也。何曰:諼,詐也。息夫躳傳:虚造詐諼之策。按師古注云:諼,詐辭也。辭當是䛐。此葢小顏所據說文作詐䛐也,淺人刪䛐耳。衞風:終不可諼兮。傳曰:諼,忘也。此諼葢藼之假借。藼本令人忘憂之艸,引伸之凡忘皆曰藼。伯兮詩作諼艸,淇奥詩作不可諼,皆假借也。許偁安得藼艸,葢三家詩也。从言爰聲。況袁切。十四部。
国际音标 ɕuan˥
粤语 hyun1
重定向至「諼」。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