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 解離 jiělí
(1) [separate; dissociate] 分開、拆散。
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可解離也。——《三國志•魏志•張邈傳》
(2)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藥草名,即防己。
(3) [dissociation; molecular dissociation] 複合物分離成組分分子,或分子分解為原子團、單個原子或離子的化學過程,如酸解離成質子和陰離子。
鹽酸在水中解離,生成氫離子和氯離子,是典型的化學解離過程。
(4) [liberation] 冶金學名詞,指通過粉碎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分離,使之成為單體,以便於選礦的過程。
選礦前的解離工序確保了有用礦物能被有效分離和提取。
(5) [dissociation; psychological detachment] 心理學名詞,指因極大壓力或創傷引發的記憶、自我意識或認知功能崩解,表現為與現實、身體或情感的分離,特徵為“與現實脫離”,與精神病中的“現實錯誤認知”不同。
她在經歷創傷後出現解離症狀,感到與周圍環境疏遠。
© 漢典
解離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解離(漢語詞彙)
解離jiělí[dissociation] 抗原抗體複合物的分開為游離抗原和抗體,解離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劑中釋放出離子的過程。解離的程度可以用解離度K來表示。
解離(格式塔療法中的接觸中斷方式)
解離在格式塔療法中被定義為個體在創傷或壓力情境下採用的創造性調整策略,表現為感知覺與身體的連接中斷,導致生命活力喪失與現實脫節。這種現象與接觸邊界功能障礙及圖形/背景分化受阻直接相關,長期固化會阻礙個體成長。治療目標通過恢復覺察連續譜重建接觸功能,從人本主義視角視其為具有適應意義的資源。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