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jí

ㄐㄧˊ

部首 艸

部外 13

總筆畫 19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7A

上下結構

1222511221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kbt|akby

trji

ejch

44453

拼音 jí

注音 ㄐㄧˊ

部首 艸 部外 12總筆劃 15

基本區 857A筆順 122251122111534

標

蕺 基本解釋

● 蕺

jí ㄐㄧˊ


  1. 〔~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節,葉互生,結蒴果。莖和葉有腥味,全草入藥。亦稱「魚腥草」。

法語 Houttuynia cordata

【漢典】

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蕺 jí

常用詞組


蕺菜
【漢典】

蕺 國語辭典

蕺ㄐㄧˊjí
名
  1. 植物名。三白草科蕺菜屬。葉卵形而互生,夏開淡黃色小花,莖葉皆有臭氣,故俗稱為「魚腥草」。其地下莖可食,全草可入藥,治水腫、淋病、子宮炎、月經不順等,亦可作利尿劑、解毒劑等。

【漢典】
【申集上】【艸】 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蕺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蕺·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阻立切,音戢。菜名。葉似蕎麥,生濕地。【張衡·南都賦】若其園囿,則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會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採蕺于此。

【漢典】

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日语读音 DOKUDAMI韩语罗马 CUP现代韩语 즙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p8 [客英字典] sip8 [海陆腔] s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粤语 cap1

近代音 中古音 照莊母 緝韻 入聲 戢小韻 阻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合部 ;王力系统:莊母 緝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蕺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蒺(ji2)
    2. 㘍(ji2)
    3. 𠓛(ji2)
    4. 雧(ji2)
    5. 㗊(ji2)
    6. 唶(ji2)
    7. 疒(ji2)
    8. 箿(ji2)
    9. 㱞(ji2)
    10. 㧀(ji2)
    11. 湒(ji2)
    12. 戢(ji2)
同部首
    1. 蘈
    2. 茿
    3. 茙
    4. 蕞
    5. 茺
    6. 䒷
    7. 薢
    8. 蘂
    9. 荋
    10. 蔨
    11. 薪
    12. 蒟
同筆畫
    1. 䫂
    2. 瑩
    3. 樕
    4. 摯
    5. 撋
    6. 彈
    7. 䚠
    8. 踨
    9. 黎
    10. 䨘
    11. 緤
    12. 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