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通常是指葡萄球菌屬(學名:Staphylococcus)細菌,是一群革蘭染色陽性球菌, 鏡下呈單個、成對、四聯或短鏈狀排列,呈不規則簇狀排列似葡萄串狀,因而得名。無鞭毛、無芽孢,除少數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莢膜。 葡萄球菌對於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兼性厭氧或需氧,28~38℃均能生長,病原菌最適溫度為37℃,pH值為7.4;多數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和蔗糖,產酸不產氣。致病性菌株能在無氧條件下分解甘露醇產酸。
葡萄球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例如空氣、土壤、物品、人和動物體表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迄今為止,已有45個葡萄球菌種和24個亞種。臨床上多根據能否產生凝固酶(coagulase),分為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也可根據色素、生化反應,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三個代表。 此外,還可以利用噬菌體、質粒譜、血清學、抗生素和細菌DNA的RFLP或PFGE等方式對葡萄球菌進行分型。
葡萄球菌除在人際之間傳播外,還能作為人類和寵物共生微生物迅速傳播。 其對外界因素抵抗力是無芽胞菌中最強的,在侵入部位大量繁殖的同時,會產生各種毒素與酶,主要引起侵襲性疾病以及毒素性疾病兩類。前者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症,後者則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有關外毒素引起。有鑒如此,防治葡萄球菌一方面要注意個人衛生和消毒隔離,以防止醫源性感染,一方面對膿腫應及時切開排膿,並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敏感抗菌藥物。
wikipedia
葡萄球菌(學名: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因常常堆聚成葡萄串狀而得名。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及人和動物的皮膚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生菌。醫務人員的帶菌率可高達70%以上,且多為耐藥菌株,是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重要傳染源。其中致病性較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能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化膿性炎症,部分菌株可引起食物中毒、燙傷樣皮膚症候群、毒性休克症候群等疾病。此外,葡球菌屬因為營養要求較低,是食品中極為常見的菌屬,可分解食品中的糖類並產生色素。
在生物學分類上,葡萄球菌是芽孢桿菌目的一個屬。多數葡萄球菌為非致病菌,少數可致病。有些菌種為人類皮膚和黏膜上的正常菌種,不會產生芽孢,夾膜不明顯,無鞭毛和運動性。代表種有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檸檬色葡萄球菌(S. citre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