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ò

ㄇㄛˋ

部首 糸

部外 15

總筆畫 21

𦄿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86

左右結構

55444425431211444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lff

vfwgg

zlub

26914

拼音 mò

注音 ㄇㄛˋ

部首 糸 部外 15總筆劃 21

基本區 7E86筆順 554444254312114444121

纆 基本解釋

● 纆

mò ㄇㄛˋ


  1. 繩索。《玉篇•糸部》「纆,索也。」《易•坎》:「係用徽纆。」陸德明釋文:「劉云:三股日徽.兩股日纆.皆索名。」《莊子•駢拇》:「约束不以纆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裴駰集解:「瓚曰:『糾,絞也;纆,索也。』」

英語 cord

德語 binden, verbinden

法語 lien,corde

【漢典】

纆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纆 mò

名

繩索 [rope]。如:纆索,纆繳(繩索);纆牽(馬繮繩);纆徽(木工所用的繩墨)

【漢典】

纆 國語辭典

纆ㄇㄛˋmò
名
  1. 兩股合編成的繩子。《莊子·駢拇》:「附離不比膠漆,約束不以纆索。」《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漢典】
【未集中】【糸】 纆·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纆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纆·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廣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𠀤音墨。【博雅】繩索也。【玉篇】亦作𦄿。【易·坎卦】係用𡽪纆。【說文】三股曰𡽪,兩股曰纆。皆索名。【字林】三合繩。【戰國策】子纆牽長。【註】索也。【史記·賈誼傳】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註】如繩索糾纆,相附會也。

【漢典】
【卷十三】【糸】

↳𦄿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纆」字頭,请參考「𦄿」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索也。从糸黑聲。莫北切

《說文解字注》

(𦄿)索也。易。係用徽纆。劉表曰:三股曰徽,㒳股曰纆。字林曰:㒳合曰糾。三合曰纆。从糸,黑聲。莫北切。一部。按从黑者,所謂黑索拘攣罪人也。今字从墨。

【漢典】

纆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o˥˧ 唐代读音 mək日语读音 NAWA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海陆腔] met8 [梅县腔] met8粤语 mak6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德韻 入聲 墨小韻 莫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德部 ;王力系统:明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纆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𦄿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礳(mo4)
    2. 末(mo4)
    3. 鏌(mo4)
    4. 瀎(mo4)
    5. 絔(mo4)
    6. 䳮(mo4)
    7. 万(mo4)
    8. 䱅(mo4)
    9. 莫(mo4)
    10. 㾺(mo4)
    11. 䴲(mo4)
    12. 耱(mo4)
同部首
    1. 繍
    2. 緛
    3. 䌣
    4. 紝
    5. 䌘
    6. 繊
    7. 絺
    8. 䌫
    9. 繣
    10. 䋆
    11. 縬
    12. 緿
同筆畫
    1. 鳠
    2. 鐰
    3. 䑋
    4. 劘
    5. 䀋
    6. 鶸
    7. 䍥
    8. 羼
    9. 齥
    10. 䵰
    11. 黬
    12. 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