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ǐ

ㄒㄧˇ

部首 糸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纚 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30

左右結構

554444332212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thh

xvfho

zoii

21981

拼音 xǐ

注音 ㄒㄧˇ

部首 糸 部外 11總筆劃 17

基本區 7E30筆順 55444433221212134

縰 基本解釋

● 縰

xǐ ㄒㄧˇ


  1. 〔~~〕衆多的樣子。
  2. 同「纚」,古時用來束髮的布帛。

英語 band for the hair

【漢典】

縰 國語辭典

縰ㄕˇshǐ
名
  1. 古代用來包頭髮的絲織品。《文選·左思·魏都賦》:「岌岌冠縰,纍纍辮髮。」李善注引鄭玄曰:「纚,今之幘也。纚與縰同。」同「纚 」。

【漢典】
【未集中】【糸】 縰·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縰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縰·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廣韻】【集韻】𠀤所綺切,音蹝。【類篇】纚或作縰。【禮·內則】櫛縰筓總。【註】縰,韜髮者也。

又【宋玉·高唐賦】縰縰莘莘。【註】衆多之貌。縰與纚同。

【漢典】
【卷十三】【糸】

↳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縰」字頭,请參考「纚」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冠織也。从糸麗聲。所綺切

《說文解字注》

(纚)冠織也。冠織者、爲冠而設之織成也。凡繒布不䇓翦裁而成者謂之織成。內則注曰。縱、韜髮者也。士冠禮曰。纚廣終幅長六尺。注曰。纚、今之幘。終、充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之矣。禮經贊者奠纚而後設纚。賓正纚乃加冠。是以纚韜髮而後冠也。此纚葢織成。緇帛廣二尺二寸、長衹六尺。不待翦裁。故曰冠織。漢制。齊三服冠獻冠幘縰。正是織成者。注云。如方目紗。按引申之、网有名纚者。薜綜曰。纚網如箕形。狹後廣前。西京賦曰。纚鰋鮋。吴都賦曰。纚鱨魦。○釋名。纚以韜髮者也。以纚爲之。因以爲之名。按劉語似誤。本爲韜髮之偁。繼乃以爲帛偁。如劉語乃倒其先後矣。从糸。麗聲。所綺切。十六部。亦作縰、同。問喪雞斯、卽筓纚之叚借也。謂㠯緇帛韜髮。六字各本無。依集韵、類篇、韵會所引皆有。葢古注之存者。

【漢典】

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ai3 [客英字典] sai3 [海陆腔] sai3 [梅县腔] sai3粤语 saai2潮州话 si2

近代音 中古音 審生母 紙韻 上聲 躧小韻 所綺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齊部 ;王力系统:山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縰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纚
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鱚(xi3)
    2. 橲(xi3)
    3. 玺(xi3)
    4. 囍(xi3)
    5. 洒(xi3)
    6. 洗(xi3)
    7. 蓰(xi3)
    8. 鉨(xi3)
    9. 㐂(xi3)
    10. 铣(xi3)
    11. 蹝(xi3)
    12. 躧(xi3)
同部首
    1. 紁
    2. 紽
    3. 纖
    4. 繽
    5. 縡
    6. 縹
    7. 絍
    8. 綿
    9. 緙
    10. 纒
    11. 纁
    12. 綍
同筆畫
    1. 䗡
    2. 顄
    3. 總
    4. 磱
    5. 䒂
    6. 䐾
    7. 螬
    8. 䬐
    9. 鍓
    10. 䛿
    11. 黚
    12. 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