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ān

ㄢ

部首 皿

部外 13

總筆畫 18

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6EB

上下結構

3412511253511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gkl

ormwt

odfl

80102

拼音 ān

注音 ㄢ

部首 皿 部外 13總筆劃 18

基本區 76EB筆順 341251125351125221

盫 基本解釋

● 盫

ān ㄢˉ


  1. 同「盦」。《正字通•皿部》:「盫,盦本字。」
【漢典】

盫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盫 ān

動

(1) 覆蓋 [cover]

若盫蓋平嚴密,則鬱而不散。——王夫之《張子正蒙注》

又如:盫蓋(覆蓋)

(3) 遮蓋或密封有機物使發酵 [ferment]。

如:盫酒(米飯拌酒母置於容器中以醞釀成酒)

詞性變化


◎ 盫 ān

名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chinese utensil for containing food]

古器之名,則有…壺、盫、瓿。——陶宗儀《輟耕錄》

【漢典】
【午集中】【皿】 盫·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盫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 盫·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說文】同盦。【六書索隱】亦借爲庵舍字。古人印章多用之。

【漢典】
【卷五】【皿】

↳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盫」字頭,请參考「盦」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覆蓋也。从皿酓聲。烏合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罯,非是。

《說文解字注》

(盦)覆葢也。此與大部奄音義略同。此謂器之葢也。从皿。酓聲。烏合切。七部合當作舍。

【漢典】

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Ąn˥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盫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盦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誝(an1)
    2. 菴(an1)
    3. 广(an1)
    4. 馣(an1)
    5. 桉(an1)
    6. 韽(an1)
    7. 裺(an1)
    8. 侒(an1)
    9. 葊(an1)
    10. 峖(an1)
    11. 啽(an1)
    12. 痷(an1)
同部首
    1. 盗
    2. 䀃
    3. 䀇
    4. 㿿
    5. 盢
    6. 㿽
    7. 䀍
    8. 盐
    9. 㿻
    10. 盠
    11. 䀅
    12. 盁
同筆畫
    1. 櫀
    2. 瀏
    3. 䜱
    4. 顐
    5. 穫
    6. 𠓈
    7. 彞
    8. 屩
    9. 䴦
    10. 嚛
    11. 顒
    12. 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