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mèi

ㄇㄟˋ

部首 疒

部外 7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5D7

左上包圍結構

4134131554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txu|utxi

kowy

tmzy

00157

拼音 mèi

注音 ㄇㄟˋ

部首 疒 部外 7總筆劃 12

基本區 75D7筆順 413413155414

痗 基本解釋

● 痗

mèi ㄇㄟˋ


  1. 病:「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
  2. 憂傷成病:「願言思伯,使我心~。」

英語 ill

法語 maladie causée par l'anxiété

【漢典】

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痗 mèi

動

病,憂思成病 [break down from anxiety]。如:痗然(憂傷貌)

【漢典】

痗 國語辭典

痗ㄇㄟˋmèi
名
  1. 病。唐·劉禹錫〈謁柱山會禪師〉詩:「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聊齋志異·卷七·梅女》:「年十六歲,無問名者,父母憂念成痗。」

動
  1. 憂傷。《詩經·衛風·伯兮》:「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漢典】
【午集中】【疒】 痗·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痗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痗·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佩切,音昧。病也。【詩·衞風】使我心痗。

又【小雅】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傳】痗,病也。【謝惠連詩】積憤成疢痗。

又【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𠀤音誨。

又【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𠀤音凂。

又【集韻】虎猥切,音悔。義𠀤同。

【漢典】

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ei˥˧ 日语读音 YAM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海陆腔] mui3 [梅县腔] mi5 mui5粤语 fui3 mui6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隊韻 去聲 妹小韻 莫佩切 一等 合口;曉母 隊韻 去聲 誨小韻 荒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咍部 ;王力系统:明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痗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媚(mei4)
    2. 䰪(mei4)
    3. 沬(mei4)
    4. 蝞(mei4)
    5. 眛(mei4)
    6. 䀛(mei4)
    7. 煝(mei4)
    8. 䰨(mei4)
    9. 䵢(mei4)
    10. 韎(mei4)
    11. 嚜(mei4)
    12. 䊊(mei4)
同部首
    1. 疮
    2. 痲
    3. 瘏
    4. 疟
    5. 癃
    6. 㾩
    7. 痳
    8. 㾿
    9. 癝
    10. 疻
    11. 瘒
    12. 癚
同筆畫
    1. 𠊷
    2. 𠌜
    3. 愲
    4. 颩
    5. 寍
    6. 椑
    7. 锓
    8. 婸
    9. 晴
    10. 椚
    11. 䘲
    12. 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