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wā

ㄨㄚ

部首 水

部外 6

總筆畫 9

繁體 窪

漥 窐 𣵾 窪 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D3C

左右结构

44112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ffg

egg

vbb

34114

拼音 wā

注音 ㄨㄚ

部首 水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6D3C筆順 441121121

次 標

洼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窪

wā ㄨㄚˉ

  1. 凹陷的地方:水~兒。~子。
  2. 低凹,深陷:~地。眼眶~進去。

英語 hollow; pit; depression; swamp

德語 Bedrückung (S)​,Unterdrückung (S)​,Wa (Eig, Fam)

法語 creux,dépression,flaque

© 漢典

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窪 wā

〈名〉

(1) (形聲。從水,圭( guī)聲。本義:深池)

(2) 同本義 [deep pond]

窪,深池也。從水,窐聲。——《說文》

馬生渥窪水中。——《漢書·武帝紀》

似窪者。——《莊子·齊物論》

澤無窪水。——《淮南子·覽冥》

(3) 又如:窪子(低窪存水的地方)

(4) 低凹的地方 [depression]。如:窪曲(謙稱自己家房舍簡陋);水窪兒;窪隆(凹處與凸處)

(5) 古水名 [Wa River]

(6) “渥窪”的省稱。是今甘肅省敦煌縣黨河的水源之一

丹山綵鳳,窪水神駒。—— 明· 陸採《懷香記·司空受掾》

(7) 古水,今未詳

窪,水名。——《廣韻·佳韻》

(8) “窪”的簡化字

詞性變化

◎ 窪

窪 wā

〈名〉

(1) 清水 [clear water]

窪,清水也。從水,窐聲。——《說文》

(2) 小水坑 [small pool]。如:窪涔(水坑);窪水(停積的水)

◎ 窪

窪 wā

〈形〉

(1) 假借爲“窐”。低陷,凹下 [hollow;low-lying]

窪,下也。——《廣雅·釋詁一》

窪則盈。——《老子·二十二章》

(2) 又如:窪塌(凹隱;凹下);窪坳(低下);窪田(低田);窪坎(凹陷);窪然(凹陷的樣子);窪尊(形狀凹入如酒尊的岩石)

(3) 深 [deep]。如:窪池(深池。借指海灣);窪跨臉(額頭突出鼻樑上部深凹的臉)

◎ 窪

窪 wā

〈動〉

瀦積 [stagnate]

山無峻幹,澤無窪水。——《淮南子》。高誘注:“窪水,渟水。”

常用詞組


窪地窪下窪陷
© 漢典

洼 國語辭典

洼ㄨㄚwā
名
  1. 窪下有水的地方。《水滸傳·第五五回》:「小可分兵攻打,務要肅清山寨,掃盡水洼,擒獲眾賊,拆毀巢穴。」

洼ㄍㄨㄟguī
名
  1. 姓。如漢代有洼丹。

© 漢典
【巳集上】【水】 洼·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洼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洼·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一佳切【集韻】於佳切,𠀤音娃。水名。渥洼水,在陝西行都司沙州境內。【史記·樂書】嘗得神馬渥洼水中。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瓜切,音窊。同窪。【揚子·方言】洼,洿也。自關而東,或曰洼,或曰汜。

又深也,曲也。【莊子·齊物論】似洼者,似汙者。

又【廣韻】烏隹切【集韻】烏雖切,𠀤音嫢。義同。

又【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𠀤音圭。姓也。【後漢·儒林傳】大鴻臚洼丹。

又【集韻】烏乖切,音崴。亦曲也。

© 漢典
【卷十一】【水】

洼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深池也。从水圭聲。一佳切。又,於瓜切

『說文解字注』

(洼)深池也。史、漢皆云得神馬渥洼水中。荘子齊物論云似洼者。从水。圭聲。一佳切。又於瓜切。按古音在十六部。

© 漢典

洼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ɑ˥ 韩语罗马 WA现代韩语 와

粤语 waa1潮州话 ua1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齊韻 平聲 圭小韻 古攜切 四等 合口;影母 佳韻 平聲 娃小韻 於佳切 二等 開口;影母 麻韻 平聲 窊小韻 烏瓜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齊部 ;見母 齊部 ;王力系统:影母 支部 ;見母 支部 ;

官话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洼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洼」 說文‧水部「窪」 「洼」「洼」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漥
窐
𣵾
窪
凹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䯉(wa1)
    2. 瓾(wa1)
    3. 呙(wa1)
    4. 韈(wa1)
    5. 劸(wa1)
    6. 攨(wa1)
    7. 溛(wa1)
    8. 唲(wa1)
    9. 䵷(wa1)
    10. 哇(wa1)
    11. 窊(wa1)
    12. 搲(wa1)
同部首
    1. 洉
    2. 淂
    3. 滱
    4. 沚
    5. 㴆
    6. 淧
    7. 汧
    8. 泻
    9. 㵔
    10. 㶇
    11. 湌
    12. 㵓
同筆畫
    1. 㑝
    2. 勇
    3. 战
    4. 绞
    5. 毖
    6. 恅
    7. 绒
    8. 𠉔
    9. 疧
    10. 胓
    11. 㽙
    12. 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