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正念

拼音 zhèng niàn

注音 ㄓㄥˋ ㄋㄧㄢˋ

正念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正念zhèng niànㄓㄥˋ ㄋㄧㄢˋ
  1. 佛教用語:(1)​修行方法,八正道的第七支。謂將心念專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中阿含經.卷一○》:「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2)​憶念空性。《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反邪念

英語 correct mindfulness (buddhism)​

德語 Rechte Achtsamkeit (Buddhismus)​

© 漢典

正念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正念 (詞語解釋)

  • “正念的意思,就是覺照,同時它也意味着深入地觀察。“Sati”(梵文:smrti)這個巴利語單詞的意思是“止”和“保持對某個對象的覺照”。vipassana”(梵文:vipasyana)這個巴利語單詞的意思是“爲了觀察某個對象而深入其中”。當我們完全地覺知並深入地觀察某個對象的時候,能觀和所觀的界限就逐漸地消失了,能觀和所觀成爲一體。這就是禪觀的本質。只有當我們契入某個對象並與它成爲一體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它。站在外面去觀察某個對象是不夠的。這就是爲什麼這部經提醒我們要即身觀身、即受觀受、即心觀心和即法觀法的原因。”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整年
      2. 爭年
      3. 争年
      4. 征念
      5. 鄭玄家婢
      6. 郑生谷
      7. 郑孔
      8. 政塗
      9. 政要
      10. 鄭衛
      11. 油艌
      12. 一百廿
      13. 塘埝
      14. 默唸
      15. 嘟唸
      16. 进埝
    相關詞語
      1. 正韵
      2. 正采
      3. 正丁
      4. 正靈
      5. 正徒
      6. 正直清廉
      7. 擬正
      8. 财正
      9. 顺正
      10. 诲正
      11. 屯正
      12. 土正
      13. 念佛
      14. 念秧
      15. 念戀
      16. 念奴嬌
      17. 念一
      18. 念念呢呢
      19. 关念
      20. 滯念
      21. 恶念
      22. 地域觀念
      23. 環念
      24. 眞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