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奴才

拼音 nú cái

注音 ㄋㄨˊ ㄘㄞˊ

奴才 詞語解釋

解釋

◎ 奴才 núcai

(1) [minion;slave]∶奴僕;家奴

(2) [lackey]∶指甘心供人驅使、幫兇作惡的人

一臉奴才相

(3) [I]∶明清兩代太監和清代滿人、武官等對皇帝的自稱

-----------------
國語辭典
奴才nú cái ㄋㄨˊ ㄘㄞˊ
  1. 奴僕。《紅樓夢.第三二回》:「這會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們的奴才了。」近奴婢,奴僕,奴隸反主人

  2. 罵人鄙賤之詞。《孽海花.第一八回》:「況且沒有巴柄的事兒,給一個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噴人,自己倒站著聽風涼話兒!」

  3. 庸才。《晉書.卷一○一.劉元海載記》:「穎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

  4. 清代太監及武臣對皇帝的自稱。

英語 slave, fig. flunkey

法語 esclave, larbin

© 漢典

奴才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奴才

  • “奴才”是指侍奉主人的僕人。
  • 明朝時期,太監稱爲“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爲“臣”,並無奴才稱謂。
  • 清朝前期,仍沿用明時的稱謂。然清朝皇帝也爲了方便統制,大肆禁錮民衆思想,強迫漢族及其他民族改俗易服,開始只有皇宮內的太監、侍女便自稱奴才。但到雍正時期,這些風氣開始蔓延,一些家臣也開始自稱“奴才”,一是自我貶低討好主人,二是外人和主人覺得自個比別人對主人更忠誠,而關係也比一般人更加親密!朝中的王公大臣在面對皇帝及皇帝的妃嬪時也開始統統自稱奴才,以顯示自己對皇帝及妃嬪的無限忠誠。至此,奴才便成了王公大臣及下人的邀寵的專用名詞。
  • 王公大臣不稱“臣”而稱奴才,而“臣”一詞只有在官方奏摺上才能看到了。從一些反應清朝時期的影視劇中,也可以看到開口閉口均稱奴才。可謂是清朝一朝全國上下皆奴才,同時也佐證了清朝時間滿人對其他民族所進行的封建奴化專制統制。
  • 現在“奴才”一詞一般用於諷刺,貶低。含負面意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驽材
      2. 駑材
      3. 奴材
      4. 駑才
      5. 驽才
      6. 奴材
      7. 驽才
      8. 驽材
      9. 駑材
      10. 駑才
      11. 驽拙
      12. 駑愚
      13. 驽闇
      14. 駑驂
      15. 驽马十驾
      16. 駑悍
      17. 游財
      18. 陪门财
      19. 棄材
      20. 枪材
      21. 殖財
      22. 幣財
    相關詞語
      1. 奴家
      2. 奴仆
      3. 奴官
      4. 奴隸主
      5. 奴視
      6. 奴儕
      7. 貍奴
      8. 貉奴
      9. 髡奴
      10. 衆奴
      11. 谐奴
      12. 昆仑奴
      13. 才語
      14. 才高识远
      15. 才決
      16. 才藝
      17. 才实
      18. 才謨
      19. 謀才
      20. 鸿才
      21. 公才
      22. 餒才
      23. 蓋世雄才
      24. 隽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