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uàng

ㄓㄨㄤˋ

部首 士

部外 3

總筆畫 6

繁體 壯

壯 壵 𢎳 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8EE

左右結構

412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fg

lmg

tib

34110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部首 士 部外 3總筆劃 6

基本區 58EE筆順 412121

常 標

壮 基本解釋

● 壮

(壯)

zhuàng ㄓㄨㄤˋ


  1. 「壯」的簡化字。

英語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德語 stark, kräftig, robust

法語 robuste,vigoureux,fort,renforcer,fortifier,grand,grandiose

【漢典】

壮 詳細解釋

重定向至「壯」。
【漢典】
【丑集中】【士】 壯·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壮」字頭,请參考「壯」字。)
【丑集中】【士】 壯·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𠀤莊去聲。【說文】大也。

又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𥳑子問賢人,得壯馳兹。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从土作壯,省作壮,𠀤非。

【漢典】
【卷一】【士】

↳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壮」字頭,请參考「壯」字:)
【卷一】【士】
《說文解字》

大也。从士爿聲。側亮切

《說文解字注》

(壯)大也。方言曰:凡人之大謂之奘,或謂之壯。尋說文之例,當云大士也,故下云从士,此葢淺人刪士字。从士爿聲。側亮切。十部。

【漢典】

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ɑŋ˥˧ 日语读音 SAKAN韩语罗马 CANG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ong5粤语 zong3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壯」。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者尸鎛戰國早期集成123 「壯」望1.176   「壯」說文‧士部 「壯」老子甲154 「壯」 「壮」 「壯」
  「壯」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壯」熹.易.雜卦      
          「壯」晉孫夫人碑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壯
壵
𢎳
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戆(zhuang4)
    2. 壵(zhuang4)
    3. 状(zhuang4)
    4. 漴(zhuang4)
    5. 戅(zhuang4)
    6. 焋(zhuang4)
    7. 䚒(zhuang4)
    8. 狀(zhuang4)
    9. 壯(zhuang4)
    10. 戇(zhuang4)
    11. 幢(zhuang4)
    12. 撞(zhuang4)
同部首
    1. 壯
    2. 壬
    3. 壱
    4. 壺
    5. 夁
    6. 壸
    7. 士
    8. 壵
    9. 壾
    10. 壭
    11. 壻
    12. 壿
同筆畫
    1. 伥
    2. 尧
    3. 伕
    4. 年
    5. 犳
    6. 𠆻
    7. 扚
    8. 迆
    9. 纫
    10. 乮
    11. 伢
    12. 死
小學古詩詞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初中古詩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 《龟虽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