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í

ㄧˊ

部首 土

部外 3

總筆畫 6

𡉏 𡊊 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572F

左右结构

121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nn

gru

byyb

47117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土 部外 3總筆劃 6

統一碼 572F筆順 121515

通 標

圯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圯

yí ㄧˊ

     ◎ 橋。

英語 bridge, bank

© 漢典

圯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圯 yí

〈名〉

(1) 橋 [bridge]

良嘗間從容步遊 下邳圯上。——《史記》

(2) 後來沿稱該橋爲圯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 漢典

圯 國語辭典

圯ㄧˊyí
名
  1. 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

© 漢典
【丑集中】【土】 圯·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圯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圯·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詒。橋也。【說文】東楚謂橋爲圯。【前漢·張良傳】良嘗閒從容遊下邳,圯上遇一老父,授以書。○按《漢書》註,應劭从水,詳里切,汜水之上也。張泌攺从土,作頤音。宋祁云:舊本从水,泌說非也。今胡旦作圯橋贊,字亦從水,若从土,則應从《說文》謂橋爲圯之訓。李白詩:我來圯橋上。是謂我來橋橋上矣。自宜以應說爲是。 𡉏从人己之己,圯上从巳矣之巳,二字有別。圮。

© 漢典
【卷十三】【土】

圯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東楚謂橋爲圯。从土巳聲。與之切

『說文解字注』

(圯)東楚謂橋。大史公曰。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史、漢。張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服䖍曰。汜音頤。楚人謂橋爲汜。按字當作圯。史、漢叚汜爲之。故服子愼讀如頤也。或云姚察見史記本有从土旁者。應劭曰。汜水之上、謂窮瀆無水之上也。則應說从水作汜爲合。與从土訓橋異。詳水部汜下。从土。巳聲。與之切。一部。

© 漢典

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唐代读音 iə日语读音 DOBURU越南语 dãy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海陆腔] ri2粤语 ji4潮州话 衣5(移)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平聲陽 移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之韻 平聲 飴小韻 與之切 三等 開口;並母 旨韻 上聲 否小韻 符鄙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咍部 ;王力系统:餘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圯」 說文‧土部「圯」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𡉏
𡊊
𪣀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箷(yi2)
    2. 鏔(yi2)
    3. 鴺(yi2)
    4. 䄬(yi2)
    5. 乁(yi2)
    6. 䬁(yi2)
    7. 侇(yi2)
    8. 煕(yi2)
    9. 㥴(yi2)
    10. 䐖(yi2)
    11. 恞(yi2)
    12. 珆(yi2)
同部首
    1. 坎
    2. 㙿
    3. 墽
    4. 塻
    5. 壄
    6. 堻
    7. 埇
    8. 塥
    9. 坧
    10. 塚
    11. 墸
    12. 圹
同筆畫
    1. 𠓠
    2. 邨
    3. 𠇎
    4. 犷
    5. 㐿
    6. 𠇒
    7. 㐕
    8. 芐
    9. 㕦
    10. 㐽
    11. 巡
    12. 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