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ì

ㄊㄧˋ

部首 人

部外 8

總筆畫 10

侏 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01C

左右結構

323512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mfk

obgr

nlbj

27220

拼音 tì

注音 ㄊㄧˋ

部首 人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501C筆順 3235121251

標

倜 基本解釋

● 倜

tì ㄊㄧˋ


  1. 〔~儻〕灑脫,不拘束,如「風流~~」。
  2. 〔~然〕①超然或特出的樣子;②疏遠的樣子。

英語 raise high; unrestrained

法語 énergique,exalté,magnanime

【漢典】

倜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倜 tì

常用詞組


倜然倜儻倜儻不羈倜儻不羣
【漢典】

倜 國語辭典

倜ㄊㄧˋtì
  1. 參見「倜儻 」條。

【漢典】
【子集中】【人】 倜·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倜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倜·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正韻】𠀤他歷切,音惕。【說文】倜儻,不羈也。

又高舉貌。【荀子·君道篇】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

【漢典】
【卷八】【人】

↳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倜」字頭,请參考「俶」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善也。从人叔聲。《詩》曰:“令終有俶。”一曰始也。昌六切

《說文解字注》

(俶)善也。按釋詁、毛傳皆曰:淑,善也。葢假借之字,其正字則俶也。淑者,水之淸湛也。自淑行而俶之本義廢矣。从人叔聲。昌六切。三部。詩曰:令終有俶。大雅旣醉文。按許引此爲善訓之證。而今本毛傳作俶,始也。鄭箋易之云:俶猶厚也。豈許所據作善不作始與。一曰始也。釋詁曰:俶,作也。崧高傳曰:俶,作也。大田傳曰:俶,始也。聘禮俶獻注:古文俶作淑。是此義亦得假淑爲之。

【漢典】

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日语读音 SUGURERU OROKA SOMUKU韩语罗马 CHEK现代韩语 척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it7 [海陆腔] tit7 [台湾四县腔] tit7 [宝安腔] tit7粤语 tik1潮州话 倜傥:胎英4 胎安2(秃桶)

近代音 中古音 透母 錫韻 入聲 逖小韻 他歷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沃部 ;王力系统:透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倜」 天策「倜」 說文‧人部「倜」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KOR
異體字
侏
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弟(ti4)
    2. 逖(ti4)
    3. 屉(ti4)
    4. 替(ti4)
    5. 歒(ti4)
    6. 惕(ti4)
    7. 挮(ti4)
    8. 綈(ti4)
    9. 褅(ti4)
    10. 㬱(ti4)
    11. 惖(ti4)
    12. 嚏(ti4)
同部首
    1. 𠏵
    2. 𠈷
    3. 傜
    4. 低
    5. 𠍼
    6. 𠈡
    7. 儬
    8. 𠏽
    9. 佚
    10. 傕
    11. 㑓
    12. 𠉵
同筆畫
    1. 袜
    2. 𠉷
    3. 砸
    4. 难
    5. 圅
    6. 娛
    7. 铎
    8. 涢
    9. 娚
    10. 旅
    11. 娙
    12. 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