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三十而立

拼音 sān shí ér lì

注音 ㄙㄢ ㄕˊ ㄦˊ ㄌㄧˋ

三十而立 詞語解釋

解釋

◎ 三十而立 sānshí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when a man should stand on his own feet;be able to establish oneself at thirty] 人在三十歲左右有所成就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爲政》

-----------------
國語辭典
三十而立sān shí ér lìㄙㄢ ㄕˊ ㄦˊ ㄌㄧˋ
  1. 語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歲始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耆卿,比及你在花街裡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可不道三十而立!」

英語 thirty years old and therefore independent (idiom, from Confucius)​

德語 mit 30 endlich erwachsen, mit 30 etabliert man sich

© 漢典

三十而立 成語解釋

三十而立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處】《論語·爲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語法】複句式;作分句;指三十歲

© 漢典

三十而立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三十而立 (漢語成語)

  • 三十而立是一個漢語成語,來源於《論語·爲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參參
      2. 毵娑
      3. 毿娑
      4. 鬖鬖
      5. 毵珊
      6. 毵毵
      7. 帝力
      8. 怵利
      9. 磨礲砥礪
      10. 缭悷
      11. 失俪
      12. 勖勵
    相關詞語
      1. 三变
      2. 三寸舌
      3. 三建
      4. 三槐
      5. 三住
      6. 三無
      7. 重三
      8. 直落三
      9. 告個么二三
      10. 函三
      11. 長三
      12. 长三
      13. 立木
      14. 立具
      15. 立睁
      16. 立雪神傷
      17. 立元
      18. 立本
      19. 中立
      20. 聳立
      21. 行立
      22. 面牆而立
      23. 輔立
      24. 哀毁瘠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