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ěi

dī

ㄨㄟˇ

ㄉㄧ

部首 韋

部外 9

總筆畫 18

𩏿 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A98

左右結構

5212511522511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hkh|nkgh

dqamo

xjai

46581

拼音 wěi dī

注音 ㄨㄟˇ ㄉㄧ

部首 韋 部外 9總筆劃 18

擴展A 4A98筆順 521251152251112134

䪘 基本解釋

● 䪘

wěi ㄨㄟˇ


  1. 同「韪」。

● 䪘

dī ㄉㄧ


  1. 同「鞮」。

英語 (same as 韙) right; proper; propriety, official in charge of music

【漢典】
【戌集中】【韋】 䪘·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䪘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 䪘·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字彙】同韙。

【漢典】
【卷二】【是】

↳韙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䪘」字頭,请參考「韙」字:)
【卷二】【是】
《說文解字》

是也。从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 愇,籒文韙从心。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韙)是也。古文尙書曰。時五者來僃。今文尙書作五是來僃。李賢於李雲荀爽傳皆引史記五是來僃可證。凡史記多用今文尙書也。荀爽對策曰。五韙咸僃。韙與是義同。六書之轉注也。李雲上書曰。五氏來僃。氏與是音同在十六部。六書之叚借也。从是。韋聲。于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犯五不韙。左傳隱十一年文。


(愇)籒文韙。从心。玉篇云。愇、怨恨也。廣韵引字書。愇、恨也。皆不云同韙。

【漢典】

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𩏿
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䬿(wei3)
    2. 鍡(wei3)
    3. 苇(wei3)
    4. 伪(wei3)
    5. 碨(wei3)
    6. 㾯(wei3)
    7. 荱(wei3)
    8. 㛱(wei3)
    9. 韪(wei3)
    10. 㥨(wei3)
    11. 徫(wei3)
    12. 諉(wei3)
同部首
    1. 䪏
    2. 韡
    3. 韜
    4. 韞
    5. 䪙
    6. 韏
    7. 韐
    8. 䪓
    9. 䪛
    10. 䪕
    11. 䪖
    12. 韢
同筆畫
    1. 爄
    2. 㩥
    3. 鹯
    4. 䉈
    5. 蟟
    6. 嬻
    7. 䪗
    8. 鬶
    9. 鵕
    10. 軀
    11. 癒
    12. 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