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ùn

ㄩㄣˋ

部首 見

部外 10

總筆畫 17

𧡡 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68B

左右結構

2512511134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mhq

rcbuu

jllr

66812

拼音 yùn

注音 ㄩㄣˋ

部首 見 部外 10總筆劃 17

擴展A 468B筆順 25125111342511135

䚋 基本解釋

●䚋

yùn ㄩㄣˋ


  1. 眼花,眼發暈。《説文•見部》:「䚋,外博衆多視也。」
  2. 同「鄖」。古地名。《字彙補•見部》:「䚋,與鄖同。《國名記》:鄖,一作䚋,吴地。」
  3. 姓。《正字通•見部》:「䚋,姓。南北朝有䚋平,前燕金城人。」

英語 eyesight blurred; dim of sight; giddy or dizzy, (same as 鄖) name of a state (today's Hobei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name of a place in today's Jiangsu province

【漢典】
【酉集上】【見】 䚋·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䚋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 䚋·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𠀤王問切,音運。【說文】外博衆多視也。【長箋】義未詳。

又姓。南北朝有䚋平。楊愼曰:本員半千之後,宋百家姓加見。

又【字彙補】與鄖同。【國名記】鄖,一作䚋。吳地。 【集韻】或作𧡡。

【漢典】
【卷八】【見】

䚋 《說文解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外博眾多視也。从見員聲,讀若運。王問切

《說文解字注》

(䚋)外博衆視也。舊視上有多字,今依廣韵刪。衆多之視,所視者衆也。貟,物數也。𧶀,物數紛𧶀亂也。䚋同音而義近。博,大通也。外大通而多所視也。从見員聲。讀若運。王問切。十三部。

【漢典】

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䚋」說文‧見部 「䚋」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𧡡
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蕰(yun4)
    2. 㚺(yun4)
    3. 醖(yun4)
    4. 蘊(yun4)
    5. 褞(yun4)
    6. 㒁(yun4)
    7. 韻(yun4)
    8. 縕(yun4)
    9. 运(yun4)
    10. 貟(yun4)
    11. 傊(yun4)
    12. 鄆(yun4)
同部首
    1. 見
    2. 觀
    3. 䚏
    4. 覾
    5. 䚃
    6. 覍
    7. 覣
    8. 䚎
    9. 䚈
    10. 親
    11. 䙿
    12. 覟
同筆畫
    1. 鎚
    2. 闎
    3. 䂌
    4. 澀
    5. 䱌
    6. 㘏
    7. 䞾
    8. 䌎
    9. 糞
    10. 嬰
    11. 績
    12. 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