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āi

kuā

ㄍㄨㄞ

ㄎㄨㄚ

部首 艸

部外 8

總筆畫 14

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4D9

上下結構

12231221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tfx

thjp

emtr

44112

拼音 guāi kuā

注音 ㄍㄨㄞ ㄎㄨㄚ

部首 艸 部外 8總筆劃 11

擴展A 44D9筆順 12231221153

䓙 基本解釋

● 䓙

guāi ㄍㄨㄞ


  1. 一種草。

● 䓙

kuā ㄎㄨㄚ


  1. 〔~雜〕斜貌。

● 䓙


  1. 同「𦶎」。

英語 slanting; inclined; sloping

【漢典】
【申集上】【艸】 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䓙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玉篇】古懷切,音乖。䓙草也。

又【集韻】苦緺切,音咼。䓙雜,斜貌。【正字通】《說文》竵,不正也。《廣韻》改作䓙,《韻略》作𠇗,《集韻》又作𦶎,《周禮·形方氏》無有𦶎離之地。註:讀𠇗。疏云:兩頭寬中狹。古華、苦蛙兩切。

【漢典】

䓙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蘶
    2. 䓈
    3. 茅
    4. 䕢
    5. 莟
    6. 藵
    7. 䒓
    8. 苇
    9. 茈
    10. 蓵
    11. 䒔
    12. 藚
同筆畫
    1. 䚴
    2. 虙
    3. 䂑
    4. 從
    5. 悱
    6. 軘
    7. 䣬
    8. 渐
    9. 椘
    10. 硎
    11. 描
    12. 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