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ù

ㄏㄨˋ

部首 牙

部外 0

總筆畫 4

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E26

單體結構

15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hyi

mvdo

his

10500

拼音 hù

注音 ㄏㄨˋ

部首 牙 部外 0總筆劃 4

擴展A 3E26筆順 1524

㸦 基本解釋

● 㸦


  1. 同「互」。

英語 (non-classical form same as 互) mutually; together; each other (dialect) scratching or clawing to and fro

【漢典】
【巳集中】【牙】 㸦·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㸦 《康熙字典》

【巳集中】【牙】 㸦·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廣韻】互,俗作㸦。【韓愈·贈張籍張徹詩】交驚舌㸦舚。【柳宗元·夢歸賦】㸦參差之白黑。【註】㸦卽互字。【唐韻正】周禮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徐音㸦,詩楚茨傳曰:或陳于互。正義亦引周禮文,𠀤誤作牙,陳氏禮書曰:互牙古字通用,非也。中山詩話云:古稱駔儈,今謂牙,非也。劉道原云:本稱互郎,主互市。唐人書互爲㸦,㸦似牙字,因譌爲牙耳。舊唐書史思明傳,互市郎,安祿山傳,互市牙郎,蓋爲後人添一牙字。今通鑑亦作互市牙郞。漢書劉向傳,宗族磐互,師古曰:字或作牙,謂若犬牙相交入之意也。谷永傳,百官盤互,註同。是昔人以㸦爲互字,後轉而作牙,師古乃曲爲之說耳。〇按史書中以牙作互字用非一,唐韻正深辨其非,幷引古碑碣中之書互爲㸦者甚詳,皆歷歷可據,應从之。蓋牙有相錯義,故互字俗借作㸦,可附牙部。若竟書互爲牙,幷讀如牙字之音,誤矣。

【漢典】
【卷五】【竹】

↳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㸦」字頭,请參考「䇘」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可以收繩也。从竹象形,中象人手所推握也。互,䇘或省。胡誤切

《說文解字注》

(䇘)可㠯收繩者也。者字今補。收當作糾,聲之誤也。糾,絞也。今絞繩者尙有此器。从竹象形。謂其物像工字。中象人手所推握也。謂像人手推之持之。胡誤切。五部。

(互)䇘或省。或字當作古文二字,故枑以爲聲。唐玄度云:䇘古文互,𣜩省。誤也。周禮:牛牲之互。注云:縣肉格也。

【漢典】

㸦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䪝(hu4)
    2. 䲵(hu4)
    3. 䨼(hu4)
    4. 簄(hu4)
    5. 䨥(hu4)
    6. 怙(hu4)
    7. 頀(hu4)
    8. 㨭(hu4)
    9. 䛎(hu4)
    10. 㷤(hu4)
    11. 㦿(hu4)
    12. 䇘(hu4)
同部首
    1. 牙
    2. 牚
    3. 㸧
同筆畫
    1. 支
    2. 㲸
    3. 𠖭
    4. 歹
    5. 卍
    6. 𠔁
    7. 𠀊
    8. 㐊
    9. 弖
    10. 𠃝
    11. 勻
    12. 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