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攴

部外 8

總筆畫 12

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A98

左右結構

34125134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gkt

oook

odom

88840

部首 攴 部外 8總筆劃 12

擴展A 3A98筆順 341251343134

㪘 基本解釋

● 㪘


  1. 同「斂」。

英語 (abbreviated form of 斂) to draw together; to accumulate, to collect; to gather

【漢典】
【卯集下】【攴】 斂·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斂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㪘」字頭,请參考「斂」字。)
【卯集下】【攴】 斂·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𠀤音䭑。【說文】收也。【爾雅·釋詁】聚也。【疏】斂者,率聚也。【詩·小雅】此有不斂穧。【疏】不收斂之穧束也。【書·洪範】斂時五福。【疏】以斂聚五福之道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

又【儀禮·聘禮】斂〈方亶〉。【註】斂,藏也。

又【博雅】斂,取也。

又欲也,予也,略也。

又姓。【左傳·定七年】公斂處父御孟懿子。【廣韻】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驗切,音爁。義同。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斂盂,地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齊侯盟于斂盂。【註】衞地。【釋文】斂,徐音廉。【韻會】作歛,非。互詳欠部歛字註。

 

【漢典】
【卷三】【攴】

↳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㪘」字頭,请參考「斂」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收也。从攴僉聲。良冉切

《說文解字注》

(斂)收也。从攴僉聲。良冄切。七部。

【漢典】

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莶(lian3)
    2. 梿(lian3)
    3. 琏(lian3)
    4. 臉(lian3)
    5. 斂(lian3)
    6. 嬚(lian3)
    7. 㦑(lian3)
    8. 櫣(lian3)
    9. 歛(lian3)
    10. 㰸(lian3)
    11. 㼓(lian3)
    12. 㰈(lian3)
同部首
    1. 㪥
    2. 㪜
    3. 斀
    4. 㪣
    5. 敲
    6. 㪡
    7. 敤
    8. 㪋
    9. 㪓
    10. 敯
    11. 㪐
    12. 㪤
同筆畫
    1. 惡
    2. 楉
    3. 㜓
    4. 㟬
    5. 欿
    6. 𠃃
    7. 䨌
    8. 𠌫
    9. 㗈
    10. 晼
    11. 皕
    12. 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