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巾

部外 8

總筆畫 11

幓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84E

左右結構

25254134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hce

lbikh

ligp

43222

部首 巾 部外 8總筆劃 11

擴展A 384E筆順 25254134333

㡎 基本解釋

● 㡎


  1. 「幓」的類推簡化字。

英語 (simplified form of 幓) (same as 縿) the long bands or ribbons attrached to flags and banners (same as 襂) the feather decorected carriages or dresses; flapping and dangling, headdress used by man in ancient times

【漢典】
【寅集中】【巾】 幓·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幓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㡎」字頭,请參考「幓」字。)
【寅集中】【巾】 幓·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集韻】疏簪切,音森。與襂同。襂纚,衣裳毛羽垂貌。【揚雄·甘泉賦】蠖略蕤綏,灕雽幓纚。【註】師古曰:灕雽幓纚,車飾貌。

又【集韻】師炎切,音纖。旌旗正幅曰幓。

又師銜切,音衫。旌旗之斿也。【司馬相如·大人賦】垂旬始以爲幓兮。【註】幓,所銜反,旒也。

又【集韻】【類篇】𠀤所感切。同縿。義同。

【漢典】

㡎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幓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㠼
    2. 幰
    3. 帵
    4. 㡌
    5. 幢
    6. 㡇
    7. 幀
    8. 帿
    9. 希
    10. 㡏
    11. 幘
    12. 帲
同筆畫
    1. 梄
    2. 棻
    3. 琍
    4. 䎂
    5. 梉
    6. 𠊪
    7. 欲
    8. 梣
    9. 釲
    10. 袰
    11. 娹
    12. 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