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隹

部外 9

总笔画 17

雖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8FFD

左右结构

5425121432411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cjwy

iiog

zsin

部首 隹 部外 9总笔画 17

扩展B 28FFD笔顺 5425121432411121

𨿽 基本解释

● 𨿽


  1. 同“虽”。
【漢典】
【戌集中】【隹】 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𨿽”字头,请参考“雖”字。)
【戌集中】【隹】 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古文〕𨾡【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𠀤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又【玉篇】推也。

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漢典】
【卷十三】【虫】

↳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𨿽”字头,请参考“雖”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息遺切

《說文解字注》

(雖)佀蜥易而大。易各本作蜴。誤。今正。此字之本義也。自借以爲語䛐。尟有知其本義者矣。常棣云。每有良朋。又云。雖有兄弟。傳云。每、雖也。凡人竆極其欲曰恣雎。雖卽雎也。按方言守宮在澤中者、東齊海岱謂之螔䗔。注云。似蜥易大而有鱗。䗔字疑雖之誤。从虫。唯聲。息遺切。十五部。

【漢典】

𨿽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雖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䧾
    2. 難
    3. 䨅
    4. 雦
    5. 䧺
    6. 難
    7. 雤
    8. 雌
    9. 雡
    10. 雞
    11. 䧴
    12. 雜
同笔画
    1. 䉅
    2. 翵
    3. 翲
    4. 獯
    5. 㦘
    6. 穖
    7. 甓
    8. 䁮
    9. 鍑
    10. 䙠
    11. 䜰
    12. 簅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