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kuā

ㄎㄨㄚ

部首 足

部外 8

总笔画 15

跨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808D

左右结构

251212113443115

五笔

仓颉

郑码

khdn

rmkcs

jibz

拼音 kuā

注音 ㄎㄨㄚ

部首 足 部外 8总笔画 15

扩展B 2808D笔顺 251212113443115

𨂍 基本解释

● 𨂍


  1. 同“跨”。
  2. 〈见于台湾人名〉

● 𨂍

kuā ㄎㄨㄚ


  1. 义未详。
【漢典】
【酉集中】【足】 跨·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𨂍”字头,请参考“跨”字。)
【酉集中】【足】 跨·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𠀤音胯。【說文】渡也。【玉篇】越也。【左傳·昭十三年】康王跨之。【註】過其上。

又【廣韻】兩股閒也。【詩·魯頌】有驈有黃。【傳】驪馬白跨曰驈。【疏】郭云:髀閒也。倉頡篇云:兩股閒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苦故切,音庫。踞也。【晉語】不跨其國。【註】猶踞也。【史記·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跨野馬。【註】索隱曰:跨,乗之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𠀤音誇。吳人云坐曰跨。【類篇】大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瓦切,音㡁。䠚跨,行不進貌。

又【集韻】枯買切,音胯。䠚跨,行貌。

【漢典】
【卷二】【足】

↳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𨂍”字头,请参考“跨”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渡也。从足夸聲。苦化切

《說文解字注》

(跨)渡也。謂大其兩股閒以有所越也。因之兩股閒謂之跨下。史記淮陰矦傳作胯下。夊部曰。?、跨步也。苦瓦切。从足。夸聲。苦化切。按古音在五部。音轉入於十七部耳。五經文字云。說文作?。經典相承。隷省作跨。此實不然。夸聲在五部。㐄聲在十七部。絕無?字。至肉部云。說文?。隷省作胯。則更誤。說文有㐄字。無?、胯字。胯卽㐄之俗廣韵曰。兩股閒也。玉裁又按。蹴蹋躡踄蹈躔踐七字一氣銜接。不當中絕以跨字。疑許書本無跨字。夂部之㐄釋曰。跨步也。跨步當爲夸步。夸步者、大步也。大張其兩股曰㐄。必云夸步不云大步者、㐄夸雙聲也。後人改㐄作跨。玉篇云。㐄與跨同。其明證也。又專言兩股閒則作胯。㐄字之訓則改之曰跨步。皆出後人增竄。此所以張參本與今本參差乖異而皆不必是歟。

【漢典】

𨂍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跨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䠖
    2. 跟
    3. 踫
    4. 䟥
    5. 跹
    6. 䟣
    7. 趸
    8. 䟬
    9. 踭
    10. 䟶
    11. 路
    12. 踋
同笔画
    1. 覩
    2. 賭
    3. 臱
    4. 䋴
    5. 魯
    6. 漽
    7. 䝼
    8. 噎
    9. 㝯
    10. 褤
    11. 樖
    12. 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